中国领导人总览世界大势,着眼构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2013年先后发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倡议。倡议提出6年来,“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实践开放包容发展理念的伟大事业、当今世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和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广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当前,“一带一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简单总结:
一是“一带一路”进入走深走实的“工笔画”新阶段。从2013年至2018年的5年,在政策沟通方面,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开始了解并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以及其他区域组织等有关文件中。在设施联通方面,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稳步推进,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有效提升了其基础设施水平。在贸易畅通方面,中国发起了《推进“一带一路”贸易畅通合作倡议》,8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在资金融通方面,中国与27国核准了《“一带一路”融资指导原则》,以亚投行、丝路基金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断深入。在民心相通方面,中国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与20多个沿线国家签署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50多个国家缔结涵盖不同护照种类的互免签证协定。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过去几年共建“一带一路“完成了总体布局,绘就了一幅“大写意”。今年4月举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从布局到深耕的标志。在论坛上,中国领导人将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确立为未来合作的主线。今后“一带一路”就是要聚焦重点、精雕细琢,着力绘制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从“大写意”到“工笔画”,其实就是对“一带一路”从“完成总体布局”到进一步“走深走实”的生动比喻。
二是“一带一路”进入构建全球互联互通的新阶段。在210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伊始,最初只有60多个沿线国家表示愿意参与或支持。经过6年多的发展到2019年,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了17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2015年正式成立时只有57个创始会员国,截至今年7月成员数量已经达到100个。可以说,伴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朋友圈的不断扩大,中国推动的全方位、立体化、网络状的全球互联互通合作正在形成。中国领导人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明确提出了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的重大倡议,呼吁各方通过“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以互联互通为主线,构建紧密伙伴关系。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致力于实现相关国家的共同发展,将现有各种合作整合补充从而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这一伙伴关系目的是打造开放合作的大平台,而不是形成封闭的小圈子,任何愿意参加到“一带一路”的国家和国际组织都随时可以参与进来。
三是 “一带一路”成为第三方市场合作的新重要平台。2015年6月,中国政府同法国政府正式发表《中法关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联合声明》,首次提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概念。目前,中国已同日本、奥地利、瑞士、新加坡、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家、国际和地区组织签署了多份第三方市场合作文件,丝路基金同欧洲投资基金等宣布设立多种形式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非洲莫桑比克的马普托大桥由中国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德国GUAFF公司提供监理咨询服务。由中国公司承建的非洲最大容量水电站埃塞俄比亚吉布3水电站的土建工作则由一家意大利公司承担。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由中石油、丝路基金和俄罗斯诺瓦泰克公司、法国道达尔公司共同投资建设。“一带一路”框架下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旨在发挥优势、形成合力,有助于中国企业和各国企业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第三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和民生改善,取得1+1+1大于3的效果。尽管美国政府不断抹黑和阻挠“一带一路”建设,但是美国的通用、卡特比勒等公司与中国企业以第三方市场合作方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展开了密切合作,并在中东地区的项目中并取得较好的收益。
“一带一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但也遇到了不少的新问题,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人才的短缺问题。人才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其中之一就是要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近些年,“一带一路”的快速推进使得人才问题日益突出,有这么几个突出表现:
首先是单项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的现象仍然突出。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工程等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人才储备不少,但在“一带一路”建设走出去过程中,能够同时熟谙专业技能,通晓国际规则,了解地缘政治、民族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掌握当地国家法律政治规则的复合型人才缺乏,这是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教育机构和实践工作者共同面对的问题。职业社交网站领英(LinkedIn)发布的《“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显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走出去面临的人才挑战集中在质量上,66%的企业表示难以找到有全球视野、专业素质、创新能力的高级别复合型人才。
其次是高等教育专业和学科设置滞后于实际需要的现象突出。由于历史原因,中国高校教育的专业和学科设置上强调专业化,这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于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随着时代发展,专业化造成人才的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不强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而且同质化办学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尽管近年来,中国高校也在做相应的调整,但面对“一带一路”建设蓬勃发展对大量复合型人才需求,高校专业教育和学科设置的调整由于认识和机制体制的问题尚未达到及时调整的水平。比如在外语人才培养中仍偏重技能性训练,而对国际规则、文化融合、政治经济演变等国际生态教育和训练仍然不够。
第三是项目用人国内输出多、当地化少的情况尚未有根本性改变。目前看,中国企业跟随“一带一路”走出去,在人才使用上大多是国内输出人才的模式,其中包括有专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一些极端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如期或者提前完成项目任务甚至采取清一色项目人员都是中国人的情况。职业社交网站领英发布的《“一带一路”人才白皮书》显示,72%的拥有海外业务的受访中国企业表示,其海外机构员工主要从中国外派。但实践证明,这一方式不具备长久性,也不利于企业在当地的深耕发展。“一带一路”的成功更需要的是通过项目建设加强对当地人才的培养,实现与相关国家民心、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一个忽略人才本地化的倡议是不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也不可能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宏伟蓝图的实现。
高等教育在解决共建“一带一路”遇到的人才问题上作用突出,通过教育培养固然可以缓解一时的矛盾,但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从更高的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尤其是要搞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是解决好人才输出与人才引进的关系。一方面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坚持“以我为主”对外输出人才对开好局、夯实基础十分重要。现在“一带一路”进展很快,企业等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断加快,我们在专业领域人才的输出对于“一带一路”项目建设的成败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仅仅从国内输出人才不具有可持续性,因为我们的国际化人才储备有限,而企业人才的当地化才是目前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共建“一带一路”也要学会利用全球人才为我服务。现在仅靠通过高等教育自身培养人才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而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人才引进,实现国际化人才互联互通,这是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是解决高等教育中的专与博的关系。首先是协调好外语专业教育与其他专业教育的关系。“一带一路”走出去对人才的外语要求是必须的,但是随着基础教育阶段外语教育水平的显著提升,高校的外语教育要尽快转变为有专业培养方向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如“一带一路”急需的金融、贸易、财务、法律、等人才。其次是要平衡好外语通用语种与非通用语种的关系。目前看,由于“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复杂多样性,高等教育的语种分布已明显滞后于“一带一路”建设的实际需求。仅靠英、俄、德、法、日、西、阿等通用语打天下已经远远不够,一些非通用语如普什图语、阿姆哈拉语等人才缺乏的短板要尽快补齐。第三是要平衡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要树立人才培养的全球化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和体系性变革,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上加大通识教育,将国际化作为通识教育的必修内容,培养有跨文化素养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逐步改变“一带一路”人才队伍结构。
三是推动中国人才和本地人才的双适应。首先是中国输出人才的“本地化”。中国企业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在多年由政府推动的经济高速发展的市场中形成的思维,在“一带一路”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在与沿线国家的对接中产生体制和理念上的冲突。中国输出的这些人才就要通过加强国际化素养教育和本地化知识培训,来适应和满足“一带一路”项目在当地的发展需要。其次是本地人才的“中国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参与到中国企业项目的人对中国文化、历史、中国政府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等也不甚了解。只有通过教育培养增进这些本地化人才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企业运营特点的了解,理解和适应这些企业的管理文化和理念,才能更好的促进国家间在“一带一路”上的合作,促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旨在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高等教育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广育人才的重要使命。当前,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呈现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发展的态势,中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也迎来了大发展的重要契机。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广的视野、更加创新的理念思维,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促进学术人文交流以及各国人民之间的民心相通,推动国际社会深入了解中国新发展理念和新国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