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政策解读>>正文

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目标,如何实现?

更新时间:2019年01月14日 09:18点击次数:字号:T|T

闵维方  

 

由于教育在国家的全面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战略作用,而高等教育又是整个教育体系中同五位一体的发展直接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思考并着手制定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任务之一。


01

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我国自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实施了重点支持学科建设的“211工程”和支持从整体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等一系列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相关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这些建设工程具有项目学校“身份固化”的特点,导致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学校的激励机制逐渐降低。

要实现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双一流”)的建设目标,必须加大支持力度,创新资源配置方式,统筹并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计划。要考虑到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优势,以学科为基础进行建设,支持优势学科,鼓励特色发展,引导高校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挥重要作用。而对于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较强的高校,则支持学校整体上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要坚决取消“双一流”建设院校的身份固化,即根据建设绩效进行评估,以培养一流创新人才,产出一流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为标准,实行竞争性动态筛选,真正做到项目学校和学科“有进有出”,使项目更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灵活性,对高等院校更具有激励作用,资源配置和使用更有效率。

在“双一流”建设中要特别注重加大对中西部高等院校的支持,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平衡发展。项目持续实施到2035年必将大大提高相关院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引领和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尽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相当艰巨的任务,但是,经过未来十几年持续不断的艰苦努力,这一目标是可以达到的。

02

持续推进高等院校的分层分类和结构优化
实现高等院校的科学分层分类,既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几年发展历程中遗留给我们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又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真正完成的任务。从1999年开始,我国绝大多数高等学校都接到“大扩招”的指标。由于当时生均拨款跟不上扩招的速度,许多高校在扩招时都尽可能在培养成本较低的专业多招收学生,导致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展的过程中,并没有从整体上十分注意高等教育学生专业分布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匹配问题,从而造成了一方面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型人才短缺的问题。

同时,在过去十几年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中,存在着高等院校争先恐后升格的现象,专科院校升为本科,学院升为大学。一些学术研究基础比较薄弱、学科综合化程度和学术水平比较低的学校,不注重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发挥自己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而是千方百计铺摊子、争资源,要创建一流大学。这不仅是不实际的,也是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资源难以支撑的。

 

因此,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系统要实现各个高校的准确功能定位,总体上形成合理的国家高等教育宏观结构。要十分明确,并不是每一所高校都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是要针对国家和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对高等院校进行科学的分层分类,推动高等院校根据各自的优势和所服务的地区与行业,有针对性地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形成分类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分类设置、分类指导、分类支持、分类评估,使每一所大学都能够适当定位、特色发展。在创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建设一大批高水平的应用性职业技术型高校,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产业升级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由于实现这项目标将涉及一大批高校,而且需要相关高等院校办学方向和专业设置的调整、教师队伍的调整与再培训、教学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重新配置等,因此需要今后十几年时间的持续努力才能真正完成。

03

持续加大高等教育投入,全面提高质量促进公平
根据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在一定范围内应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增长的实证研究结果以及那些成功地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高收入国家的经验,到2035年我国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应达到GDP的5%左右,全社会教育总投入达GDP的7%以上,从财政上确保教育的“先导性”发展。其中,高等教育经费达到全社会教育总投入的20%左右这一国际平均水平。要通过加大投入着重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质量”,二是“公平”。上述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都同提高质量密切相关,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靠“钱”,大学是办不好的,但是没有“钱”的大学也是办不好的。

 

高等教育是一个成本递增的部门。为了培养能够与时俱进的优秀人才,大学需要吸引优秀教师,提高员工待遇,不断更新教学设备等等,这就是那些顶尖的世界一流大学都特别注重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不断增强办学的物质基础的原因所在。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高等教育的公平同等重要。因此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加大中央财政对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和对低收入家庭学生的财政资助力度是今后十几年必不可少的政策选择。

04

持续加快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大力促进高等教育的信息化水平
实现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着高等教育,并必然将在未来十几年以我们难以完全预见的方式继续更加深刻地改变高等教育。信息化不是简单地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而是深层次的、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也是没有止境的。

就目前和未来十几年而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质量与效率将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必须加快构建和完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终身化的高等教育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组织形式、供给方式、学习方式、管理方式、评价方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要不断强化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和网络社会中学生认知规律和教学行为的研究,引导学生从在学期间就要适应这个新的信息化时代对未来人才的要求。

05

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人才
教学和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核心操作之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使得知识信息传播手段在空间和时间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职业流动性加快。例如,根据麦肯锡(McKinsey & Co.)的2017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到2030年,中国可能有1.61亿至2.81亿个工作岗位因数字化和自动化而消失,同时宏观因素可能催生1.76亿至2.53亿个新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的急剧变化将大大增加对教育结构的弹性要求和从业者的灵活性、适应性要求。因此,为了适应203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必须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不断进行创新,以完成“立德树人”的核心使命。

undefined
第一,大学应该从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向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主的教育。除了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与人交往与合作的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外,大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突出学生思维能力训练,引导学生学会预测、预见、构想未来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速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

第二,大学教育应该增强学生应对科技进步和职业变换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需要改革专业设置,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加强那些概括性强、适应面广、具有普遍意义的基础理论以及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增强学生对科技新发展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潜力。要不断拓宽学习领域,形成灵活充实的课程体系,而且要促进文科、理科、工科等领域的相互交叉与结合。

第三,高等教育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不同的创新潜力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造性和进取精神的人才。这就需要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教学制度的灵活性,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并使学生在选科、选课、转专业、转学校等方面有更大的自由度,使教学计划更有弹性,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和多样化。

第四,大学应该彻底改变封闭式的教育教学思想,树立开放办学的新理念,进一步强化同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合作。一方面要通过教学、科研和各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参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机构及生产部门,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需求,加强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同时,高等院校还要使社会各界更有效地利用其所提供的多种多样的学习机会,不断进行知识更新,把大学办成终身学习的基地。

 

06

持续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国际经验表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制度安排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就西方国家而言,美国的大学之所以比欧洲大陆的大学更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主要原因在于体制和机制。我国作为一个经济社会正处在转型过程中的国家,原有的体制机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高等院校的活力。为此,我国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战略任务之一就是不失时机地启动、持续推动并完成体制机制这个“深水区”的改革攻坚任务,加快构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这是2035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所在。


一是要从总体上进一步认真研究和改革原有体制的弊端,探索和构建有利于激发高等院校活力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

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着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的各级各类人才。

三是建立健全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而不断进行学科设置和专业类型动态调整机制,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完善学分制,形成更加灵活的学习制度。

四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的制度安排,以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深入推进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业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

五是为了实现十九大提出的2035年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必须加快高考招生制度的改革,改变以往的过于僵化、过分看重“分数”的高校录取办法。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涉及高等教育的生源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而且深刻地影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方式。在原有的高考招生制度下,中学口头上讲“素质教育”,实际上搞“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不利于培养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利于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六是要持续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完善高等院校依法自主办学机制,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人事财务等各方面切实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同时强化大学的社会责任,完善对大学的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大学制度。世界高等教育史表明,相关制度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来源:《教育与经济》,本文摘自《从经济视角看我国面向2035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一文)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