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
一、传染源
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为主,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者间接接触传播。接触物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
三、潜伏期和传染期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
四、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五、临床表现
各型流感病毒所致症状,虽有轻重不同,但基本表现一致。
(一)单纯型流感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及干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
部分轻症者,类似其他病毒性上感,1--2日即愈,易被忽视。
(二)流感病毒性肺炎(肺炎型流感)起病时与单纯流感相似,但于发病1--2日内病情迅速加重。高热、衰竭、烦躁、剧咳、血性痰、气急、紫绀并有心衰。双肺听诊呼吸音低,满布湿鸣、哮鸣、但无肺实变体征。X线胸片显示双肺弥浊性结节状阴影,近肺门处较多,周围较少。痰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痰易分离出流感病毒。抗菌治疗无效。病人高热待续,病情日益加重,多于5--10日内死于呼吸与循环衰竭,临床称此为原发性流感病毒肺炎,亦称重型流感肺炎。另有部分病例症状较轻,剧咳不伴血性痰,呼吸困难不明显,体征很少,仅在X线照片检查时发现。病程1--2周后进入恢复期。临床称为轻型流感病毒肺炎,或轻型节段性流感病毒肺炎。预后较好。
(三)其他类型较少见。流感流行期间,病人除具流感的各种症状、体征外,伴有呕吐、腹泻者称胃肠型;伴有惊厥、意识障碍、脑膜剌激征阳性者称脑炎型;原患心血管疾病又染流感者发生心律紊乱或循环衰竭,心电图显示为心肌炎,称心肌炎型;病人高热、循环功能障碍、血压下降、休克及DIC等,称为中毒型。此外,偶有报告流感病毒亦可致急性肌炎、出血性膀胱炎、肾炎和腮腺炎等。
六、治疗和预后
1.一般治疗。病人应卧床休息,多饮水,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要漱口,保持鼻、咽、口腔卫生。
2.对症治疗。高热头痛,给予解热镇痛剂,咳嗽者给予止咳剂,中毒症状较重者,可适当用抗病毒药物,酌情输液。
3.肺炎型流感的治疗。要注意早期发现,及时治疗,输氧,防止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酌情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一旦有继发感染,可用青霉素。
流感不同于预后良好的普通感冒,病程一般要十几天,而且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哮喘、喉炎、心肌炎等。
七、预防
(一)控制治疗传染源
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三) 疫苗预防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
减毒活疫苗:采用喷鼻法接种
(四)药物预防
抗流感病毒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
八、预防流感的几种常用措施
(一)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二)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三)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四)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五)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六)注射流感疫苗。
九、一般单纯性流感可不住院,可按照以下几方面进行家庭护理
(一)将病人安置在单人房间,以防止飞沫传播;
(二)要求房间通风良好,并定时用食醋熏蒸消毒空气,照料病人时应戴口罩,对病人呼吸道分泌物、污物(如咳出的痰等)应进行消毒;
(三)对有高热者应指导家属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和正确使用退热药物;
(四)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以减轻中毒症状和缩短病程;
(五)如有高热不退、咳嗽、脓痰、呼吸困难等应及时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