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的前位置: 首页 >> 校友之家 >> 校友文苑 >> 正文 >>

杨明作:为了母亲的微笑——写在母亲90岁生日之际

发布日期:2022年05月15日  浏览量: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突然想起儿时扯着嗓子的呼喊声,也许最能代表此时的心情。今天是母亲节,也是母亲90岁生日。母亲不懂什么是母亲节,只知道自己90岁了。

       今天的母亲容光焕发,喜悦之情洋溢在她那慈祥的脸庞上。她特意穿上了紫红色休闲装上衣,配上一条深兰色裤子,脚上一双老北京牌子的布鞋,迈着轻盈的步伐。她那1.63米的个头,硬朗的身板儿,若隐若现的白发,依旧精神矍铄,神采奕奕,俨然不像一位90岁的老人。

       早上,按老家习俗,像往常过生日一样,她吃了两个荷包蛋和一大碗酸汤面叶。面对朋友圈里各种母亲节的表白祝福,我觉得一家人陪伴着母亲,母亲健健康康,就是一种最真实的幸福。

       母亲前半生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年代。母亲姊妹七个,我有四个舅,两个姨。尽管当时外婆家也算大户人家,母亲仍然没有上学的机会。听母亲说,舅舅反复念书多遍还没记住,她听着就记住了。母亲从小练就了干练利索的行事风格,针线活、农活、厨艺样样好。

       母亲和父亲结婚以后,父亲在外教书,我们兄妹四人的生活及家务全靠母亲来打理,母亲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常常不是忙家务就是干农活。从小我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了,让母亲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小时候缺吃的,吃饭时母亲总是先给我们盛,且每次都是盛得满满的,她总说自己不饿,让我们先吃。等我们回了碗吃饱了,她才吃饭,而且她总是把碗端得很高,当时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意思,还专门问过母亲,被母亲搪塞过去了。后来才知道,母亲是害怕我们看到,她每次都是简单吃点。

       现在,母亲已90岁了,只要我回了老家,不管是不是吃饭时间,母亲就张罗着为我做饭,母亲知道我最喜欢吃煎饼、酸汤面叶(老家口语叫做捞汤)、洛宁蒸肉这些家乡风味。每次,我都会像小时候一样,搬个凳子坐在母亲身边,边吃边聊,谈论着我们村近来的变化、亲戚家邻居家谁家盖新房子了、谁家娶媳妇了......

       看着自己儿子吃饭的馋样,聊着家乡的事,我感到这是母亲最幸福的时光,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我也仿佛回到了八零年代,每次都是吃不完带走。

       看着母亲小心翼翼的走路,慢慢的烧火,我的心好疼。后来几次回家,我到县城吃了饭再回,让母亲歇歇。没想到,就这样一个举动却伤了母亲的心。有一天,大哥郑重地告诉我,母亲专门跟他聊起一件事,说我近来回家总是在县城吃了饭才回,是不是觉得她年龄大了做的饭不好吃或者是嫌脏。听罢,我再次泪奔。

        人们常说,四十不惑。我已至不惑之年,儿女也都上了高中,现在,我突然觉得特别懂母亲,对于幸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从此,每次回家我都会尽量带上孩子,唤醒他们内心深处那尘封的感恩之情。这种情感,在市里的生活感受不到。在母亲面前妈长妈短的,就好比现在我的儿女在我跟前,别样幸福。

       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人生最好的导师。老家几个叔叔当时是县里的局长等领导,叔叔每次回家总有好多邻居前来谈天论地,或咨询事务,为孩子指点迷津等。母亲教育我要向叔叔们学习,母亲还鼓励我和品行及学业好的伙伴多在一起,向考上师范的表姐学习,长大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母亲儿时的启蒙,为我埋下了一颗励志的种子。我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将来考上大学。然而,高考并没有那么容易,尽管我十分努力,平时成绩还不错,但在高考中落榜了。当时心里非常沮丧,母亲安慰我,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母亲知道你尽力了。母亲的眼里满是淡定和期待。

       复读期间,我分秒不怠。90年代的学校条件普遍较差,冬天,教室没有暖气。作为一名理科生,天天泡在题海里,每次下晚自习,手脚都冻得麻木。后来,脚彻底冻烂了,袜子粘在脚上,一碰就撕心地疼。周末回家,母亲看到后心疼得流泪了,她劝我自己放弃算了。母亲小心翼翼地说,她老早就找过两个算卦先生算过,说我考不上大学,就是不敢跟我说。母亲还说,不要太努力了,注意劳逸结合,别把脑子使坏了。我不知如何是好。

       我不信命。母亲不知道,在知识的海洋里,她的儿子正在慢慢地积累,学习不只是枯燥和累,反而从中找到了乐趣。一道大题,当自己能独立地将它解答出来时,那种快乐是无以言表的。最后,当我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母亲也激动地哭了。前几天,和母亲聊天还提到这事,她笑呵呵地表扬我说,你从小就有股倔劲。从中也能感受到母亲看儿子进步后发自内心的高兴和骄傲。

       母亲平时生活中乐善好施,勤俭节约,特别注重邻里关系。这样的为人处世观,从小为我树立了榜样。家里只要来人,母亲就让我过去问好,客人离开时让我一定送到大门口,即便是很熟悉的邻居也要如此。母亲教育我做人要正直,心胸宽大,凡事要留有余地,学会宽容别人。哪怕是被误解了,有了矛盾,也要能握手。朴素的语言一直勉励着我走到今天,为我后来发展事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记得我八九岁时的一天,天特别热,我们家院子里来了一对母子,端着碗来乞讨,说是驻马店那里发生了水灾,逃荒走到了这里。母亲了解情况后赶紧让坐下,去房间把我家的馍篮直接拿来,一共三四个馍取出来都给了人家,又从缸里给人家了两升小麦。儿时的我感到非常不解,我们自己的生活也是捉襟见肘,自己都没啥吃的,哭着不让给,母亲硬是让那对母子拿走。

       现在条件好了,我每次回家都跟母亲说,辛苦了一辈子,想吃啥就尽管买,不要考虑钱的问题。母亲的冰箱里却总是什么也没有。母亲笑呵呵地说,该买就买了,吃的东西咱家地里边啥都有。不但如此,我们给她带回去的东西,她也舍不得吃。有一次,我办事到洛宁,突然回家,母亲觉得烧水太慢,就拆了一箱酸奶,我一看日期,已经过期好几个月了。

       母亲大部分时间生活在老家洛宁县,由姐和二哥照顾。我就像母亲放的一个风筝,根还在母亲手里,无论我飞多高,总要回来。有一次,我从老家返回,母亲送我到大门口,我执意不让送,看着母亲回去了,我上车就走,走了几十米,从后视镜看着母亲眼睛盯着车,一脚高一脚低的快速跟在车后。我减慢了速度,把车停下来,回到母亲身边,问她是不是还要说什么,母亲说没有,一向利索干练的母亲眼噙着泪珠,我真的理解了有多么的不舍。我哭了,坚持要带母亲来洛阳,母亲却坚持不来,说我有时间了常回来就好。从那以后,我每次回家都把车停在村老小学门口,距离家门口远点,这样母亲送我远点,能让她的心情有个缓冲。

       前年7月份的一天,我突然接到母亲的电话:“小军,给妈忘了?”母亲声音很小。我感受到了电话那头母亲的失望、无助。我顿感满脸火辣:“妈,没有没有,我这几天真是太忙了。你声音那么小,不舒服吗?”我突然意识到有十几天没给母亲打电话了。从那以后,我都会尽量找出时间给母亲打电话,尽量做工作让母亲来洛阳。有母亲在,我尽量不出去应酬,回家陪伴母亲。

       每当聊起我小的时候,母亲是最开心的,仿佛母子都回到了几十年前。母亲说我们姊妹多,我小时候受苦了,但从小就懂事。母亲讲了我脖下烫痕的来历,讲完我俩都哭了又笑了。那是我上小学一年级的一天下午,当时正值深秋,天气较凉,放学回家后发现家里锁着门,我就在门口写作业,直到天黑,也不见母亲回来。那天晚上,天特别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在门口焦急地等母亲,等了好久不见母亲回来,我又冷又害怕,后来等到我家的牛先跑回来了,我就把牛缰绳解开,牵着牛坐在门前,当母亲回家时,我手里牵着牛缰绳坐在门墩上睡着了。后来只记得母亲叫我起来吃饭,我接到母亲的饭,迷糊糊地吃,吃着吃着好像又睡着了,饭倒在脖子上,至今烫伤的印记还很清。

       时光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向干练的母亲,也进入了耄耋之年。母亲不识字,但却很时髦。90岁的母亲能用手机给自己几个儿女及娘家人打电话,能独立使用电动压面机,能使用电磁炉做饭,会使用电冰箱等家用电器,与人交流几乎没什么障碍,母亲思路清晰,经常电话协调指挥家庭事务,就连我也是一脸的羡慕。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人们常说,娘在家在。母亲总盼着我们能长大,今天我们长大了,而她却已渐渐衰老。我知道,母亲脚下的那块故土上,永远是我们可以停靠歇息的码头,有母亲目光的牵引,我就不会在暄闹繁华的地方迷失,会找到返回家园的路径。

       母亲,生日快乐!

       作者:杨明作,男,河南洛宁县人,我校97级环境工程专业校友。现任洛阳工业信息中专校长,洛阳市职业技术教育行业协会副会长,太阳集团tyc539洛阳校友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