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四年已经悄然过去。还记得入学报道时站在鼎元广场上向学校里面张望,那股新鲜感、神秘感、对未来的期许都萦绕在心头。以后的四年,每每经过北门,我都会凝视日晷许久,看指针飞转、看时光流逝、看云彩从图书馆的一角滑过,可能这就是我对洛理工的初心。
穿着红马甲的学长接过行李,穿过鹤鸣桥爬到六楼宿舍, 安顿好我之后学长才离去。如今我已经忘记了他的脸庞,但我也常常穿上红马甲,带领懵懂的学弟学妹认识校园,洛理工的温情就这样一点点传承。
鼎元广场的银杏叶从翠绿到金黄、镜月湖的荷花绽放又败落。当初喊着军训号子的“小尾巴”也穿上学士服告别四年的青春、告别师友、告别这里的一草一木,走向未知的世界。
想起军训结束后的第一堂,专业导论课,王秋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稚嫩的我们说:“记住今天,未来的你们将会过上不一样的人生。”是啊,洛理工是一个修炼场,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在社团中延展了兴趣,在组织协会中锻炼了能力。见过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会不时在眼前闪过。
还记得午后的阳光穿过教室的窗,洒在老师工整的板书上;还记得铃声响起,食堂拥挤嬉闹的同学;还记得大雪过后,空旷的操场上留下一串串足迹……随着和老师同学说过再见,都沉淀在内心成为往后美好的回忆。
回想起这四年的成长,疫情始终是心中的意难平。缺席的毕业照,因为封控丢失的一段校园生活,核酸检测、行程码、填写温度信息也将刻入我们这代学子的DNA中。漫漫人生长路,这些遗憾也终将随风而逝,化作对洛理工的一丝情愫。洛理工像一朵盛开的牡丹花,绽放在洛水河畔,温暖、包容、美好。
洛理工陪伴我们成长,我们也见证洛理工的繁荣,去年建党百年正逢洛理工建校65周年。100年的党,65周年的学校,留下一批批青春奋斗过的足迹。65岁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已经是花甲之年,但对于一所学府来说正青春。青春的我们遇上青春的洛理工,未来等待我们去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