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校园里刮起了一阵“i”""e"风
同学聊天多了话题
恋人亲近多了契机
社团活动多了主题
这就是MBT测试的魅力
MBTI已经代替星座
成为了新的社交标志
“i人”"e人”
成为了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后
迅速融入群体的话题法宝
你是" i 人"还是" e 人"?
MBTI 是美国作家伊莎贝尔.布里格斯.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凯瑟琳.库克.布里格斯以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划分的8种心理类型为基础,共同制定的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
此外,每个维度还有2个方向,"注意力方向"分为外倾( E )和内倾( I ),"认知方式"分为实感( S )和直觉( N ),"判断方式"分为理智( T )和感性( F ),"生活方式"分为判断( J )和理解( P ),以此衍生出16种不同倾向的人格模式。
你是" i 人"还是" e 人"?这个结果好像能够帮你在校园中迅速找到同类,在你的同类中,你的任何行为和需求是可以被理解、接纳的。
MBTI 作为一种人格类型理论模型,为当今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作出了巨大贡献,我们能够通过这个测试结果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开启社交、自我觉察、接纳彼此、融于集体。
但是,全球80亿人,只有16种人格吗?答案显而易见; MBTI 测试结果可以对标每一个人吗?答案显而易见; MBTI 测试真的能让你找到 Soulmate (灵魂伴侣)吗?答案显而易见。
眼前的" e "不是" e "
你说的" i "是什么" i "
生活中或许也很少有纯粹的" e "或" i "
在这个人均都在撕标签的时代
我们在这场心理测试的漩涡中
要看清自己,勇做自己
做不被定义的己!
MBTI只是一种工具,它取自于样本,也受制于样本。在进行测试时,我们鲜活的生命怎么能被冷冰冰的选项完全局限,而只被动地进行二选一?只有具象的输出才能立体地展现自己。
MBT在我们认识自己和人际交往过程中只是打辅助的,还是要我们自己输出核心,立体多面地提升和展示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我们需要在长久且真诚的交往中发现每个人身上熠熠生辉的不同点,去感受灵魂之间的碰撞。
在做自己的时候需要去觉察,在交友是需要有互动,这些都不是由MBTI的类型能够决定的,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成不变的公式中,不断地成长变化就是我们的常态,不被任何事物所限制,即使是对我们来说还算科学的MBT测量工具。
不用羡慕某一种人格,这些不能定义你自己,他人眼中的尖刺或许是另一人眼中的玫瑰,所以没有最好的人格,但是有更好的你,人生的主动权永远在自己手中。
是“i”是"e"
更应该是灵魂的不被定义去做不被定义的自己
看见更多不被定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