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统战理论> 正文>

【历史探源】中共为何在“五一”劳动节发布建国主张?

发布:2023-04-25浏览:

“五一口号”的起源,是一个常被众人提起的谜团。

河北邯郸市涉县西戌镇,曾是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在今天的土窑洞遗址前,立着一块展板,上面讲述了廖承志在此向中央发电报,询问“五一”是否有重大消息要发布的故事。

但在这个历史事件里还有几个未解之谜:廖承志是什么时候发送的电报?电报内容都写了什么?在当事人、相关者、老一辈新闻人的回忆录和公开档案里,这些问题都尚未得到解答。不过,跳脱开具体的细节,时局才是“五一口号”发布的关键原因,当时的历史已经到了一个重大转折点。

按惯例,为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闻宣传部门——新华社,对外作出专门决定,发表宣言、口号,举行集会、游行,刊发文章、社论。革命战争迅猛发展形势下的1948年“五一”劳动节,自然也不例外。
引起中共中央在“五一”劳动节发布建国主张的缘由,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就是新华社社长廖承志的一份电报。

图片

廖承志
廖承志为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之子,190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在青年时代,廖承志在孙中山、宋庆龄和他的父母廖仲恺、何香凝的教育和影响下,积极投入大革命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在岭南大学读书时参加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并在革命实践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国际工会派他赴莫斯科参加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32年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党团书记。1933年加入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中共中央派他去香港主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46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宣传部部长、新华社社长等职。
1948年,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在山东、东北、晋南、陕北都取得了重大胜利,中原战场告捷,直逼国民党长江防线,历史的长河很快就要在此时发生重大转折。作为新华社社长的廖承志凭着丰富的斗争经验、强烈的政治责任和高度的职业敏感,认为在这一重要时刻,中央肯定有重大主张需要发布,于是给中共中央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予以请示。电文很快传到了西柏坡,机要工作负责人罗青长随即把来电送给中央书记处书记周恩来。
廖承志的这封简短来电,当即引起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崩溃,一个独立、民主、和平、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已到对外公布共产党人的政治主张、提出新中国政权蓝图之时。于是,中共中央立即着手起草。
当时中共党内,既有如毛泽东、刘少奇等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也不乏像胡乔木等功底厚实的理论工作者。因此,“中国共产党发布一九四八年‘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很快就起草完毕。


友情链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