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30 宣讲家网 宋 伟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核心提示:大国的互动往往可以左右世界的气氛。几乎整个西方世界都根深蒂固地认为,中美关系正徘徊于“修昔底德陷阱”的边缘。然而,修昔底德对中国的文化一无所知,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还处于初级阶段,因而世界需要看到一个立体的中国。习近平主席此次访美,除了与美国互释善意、加强合作外,更多的是向世界传播互利共赢的理念,让世界看到一个爱好和平、包容大度、积极发展、视责任重于泰山的中国。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美国引起的习旋风将对中美两国关系以及未来世界格局产生哪些重大的影响呢?今天的节目我们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宋伟教授,来跟我们一起聊聊习大大的美国之行。
您好,宋教授!
宋 伟:谢谢主持人,大家好!
主持人: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习主席的这次访问要提前七个月来公布行程呢?
宋 伟:今年(2015)习近平主席的访美行程在2月份就公布了,从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来看这是比较罕见的,一般是提前一到两个月左右公布访问的情况。那为什么会提前这么久就向外界宣布中美今年9月份举行元首会晤呢?这里面至少有两个方面的重要原因。
第一,中美双方都把对方看成是国际事务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因为很重要,所以要提前公布。换句通俗话说不管今年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合作也好,冲突也好,但是领导人在9月份的会晤是雷打不动的。中美早早就把它定下来,这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对这次会晤的重视。从习主席对美国访问的行程安排看来,我们也能体会到双方做了精心的安排。比如说,当习近平主席的专机到达华盛顿空军机场的时候,美方派出副总统到机场迎接。从外交的惯例来说,这是非常重视中美关系的表示了。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元首对一个国家进行访问的时候,一般派外交部长,美国派国务卿就可以了。但是这次,美国专门派出副总统到机场迎接,这充分表明了美方对习近平主席访问的重视。
第二,习近平主席这次访问美国是在一个很重要、很关键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要提前公布。大概从去年以来,中国、美国和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出现了一些杂音。这些杂音,应该说,确实有一些是悲观的声音。随着中国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己的主权利益,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转折——美国会更加把中国作为一个对手看待,中国也会更加独立自主地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美方的感受。在这些杂音的大背景下,如何稳定中美关系,如何让中美关系沿着更加健康的轨道继续往前发展,便是中美亟待解决的问题。所以我想,中美领导人都有政治上的决心,都有这样的远见,所以说要提前这么长的时间宣布习近平主席要在今年9月份访问美国。
主持人:这可以说是给习主席的一个很高的礼遇。
宋 伟:从整个的行程的安排来看,这次访问的安排是非常精心周到的。不管是对西雅图的访问,还是到达华盛顿以后,以及全套的国事访问的待遇、安排,包括副总统、国务卿安排宴会,包括在参加美国国会的活动等等,这些都表明美方仍然把中国看作是国际舞台上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至少是之一。
主持人:习近平主席这次访美的首站是西雅图。西雅图是一个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为什么首选那里呢?
宋 伟:西雅图是美国西部的一个城市,如果从中美两国的距离来看,它可能也是离中国最近的城市之一。实际上,在历史上,它也是最早和中国开展国际商业交流的城市之一。所以,中国和西雅图之间,长期以来有着友好的商业文化社会交流,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从目前来看中国在西雅图的经济发展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般来讲,我们说一个国家领导人去另一个国家访问,首选地肯定是和该国有比较密切关系的地方。从现实来看,西雅图和中国的经济交流关系也是相当密切的,西雅图地区生产总值有30%~40%依赖中国。所以,从经济交流、社会交流来看,西雅图和中国的关系也是非常突出的。
第三,这也说明中国领导人希望花更大的力气夯实双方的社会基础、商业基础。习近平主席访问西雅图,就是要把这次国事访问从地方交流开始,而不是直接就到华盛顿机场和美国领导人会晤。这可能也说明中国领导人希望花更大的大力气夯实双方的社会基础和商业基础。习近平主席在西雅图特别访问了一些和中国合作很密切的跨国公司——像波音,中国和波音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他们也参观了微软的总部——这充分说明习近平主席的访问不仅仅是一次政治访问,更多地,他希望夯实中美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习主席在西雅图还专门会见了侨民——侨民,在另外一个国家居住生活的中国人——表达了中国政府对侨民的关怀,这也是中美关系很重要的社会基础。
所以,从以上三个方面来说,习近平主席第一站访问西雅图,而且时间是满满两天。这里面有很深刻的考虑。
主持人:我们知道习大大的行程,在西雅图待了两天,在华盛顿待了一天,剩下的行程去联合国参加峰会。为什么是这样的时间安排?
宋 伟:这两天在西雅图是以上三个方面的原因。去华盛顿,因为会见的主要是政治领导人,虽然说时间短,但美国政府的主要领袖都会见了,都进行了会晤。而且与奥巴马总统会见时间很长,有三个小时,双方还散步,进行会晤。所以,虽然只有一天,但我感觉一天时间足够了,而且行程安排得非常丰富,美国的领导人都见了。之所以在联合国安排的时间比较长,主要是因为两点。
第一个原因,今年(2015)中国和联合国联合主办两个大的峰会。第一个峰会叫做全球妇女峰会,1995年在北京举办过,时隔20年以后中国和联合国又一起举办的全球妇女峰会,习近平主席出席并主持,而且此次峰会是由中国倡议召开的。第二个就是南南合作的峰会。我们看到,在这两个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都做了发言,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措施,中国政府有很多具体的行动。例如,设立20亿美元的南南合作基金等等。这是第一个原因,中国今年和联合国联合举办两个重要的峰会。
第二个原因,今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70周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到时,可能有9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汇集在联合国,所以联合国其实是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中国领导人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在平台下面进行双边会晤。我看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消息,当习近平主席主持峰会的时候,意大利总统走过去和他一起交流。平时的话,双边领导人进行重要访问,那得花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安排。在联合国这个重要的多边舞台上,领导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对话,这是加深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关系的很重要的舞台。所以,习近平主席这次出席联合国大会很多重要活动,而且这些活动不仅仅是多边的,他在多边的平台上进行很多重要的双边的外事活动,所以他停留的时间比较长。
主持人:“习奥会”主要有哪些主要的讨论热点、亮点,这次“习奥会”是否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的呢?
宋 伟:“习奥会”的成果在文件里面有很长表述,热点问题很突出、很明显。在我看来,这一次的热点和亮点大概表现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对现有的国际秩序的看法。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前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就把这个问题放在首位,反复表明中国对现存国际秩序的看法。因为对于美国来说最担心的是,中国要挑战现有的国际规则。“习奥会”对亚投行达成很多共识。围绕着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习近平主席反复强调其和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是一致的,和IMF、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的国际组织是一致的,而不是要取代这些现有的国际组织,亚投行的运行规则、标准和现行的国际金融组织秩序是一致的。简单地说,中国是为国际社会做好事,而不是要另搞一套,我们是希望通过亚投行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并不是要重新提出一套国际经济规则。我想,这是一种战略态度的宣誓。
从美国方面来看,我觉得美国方面也释放了一些善意,他们也认识到中国仍然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参与者、拥护者、贡献者——这也是我们的定位。所以,美国方面也做了明确的回应。第一,下一次世界银行增加资本的时候肯定要扩大中国的资金份额,而资本份额的增加意味着中国在世界银行的影响力上升。第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问题在2010年就启动了,草案已经通过了。按照改革后的草案,中国将成为IMF的第三大份额持有国,就是我们可能会成为第三大有发言权的国家。但是,问题是这个草案一直美国国会没有通过,2010年的草案到2015年还没有通过。这次美国方面表示会积极推动这个草案在美国的落实,如果最终美国国会通过的话,中国成为IMF具有第二大影响力的国家。
这是第一个方面,我看到双方在现存的国际秩序上面表现出善意,互相作出合作的姿态,发出这样的信号,表明了双方的战略态度,愿意包容对方,这是第一个热点问题。
第二个方面涉及网络安全。安全不仅是一个网络问题,也是一个国家问题,比如,经济安全问题。这个问题在过去一两年中美关系中确实造成了一些麻烦,也是美国方面,尤其是美国工商界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此次奥巴马和习总书记会晤,我们看到美国和中国达成了很多共识。第一个共识,双方愿意建立高级别的对话机制。部长级领导领衔,中国方面可能涉及公安部,商务部,美国方面涉及到国务卿,国土安全部等等。双方有一个高级别的对话机制,协调网络安全的问题。第二个,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提出来要建设一个和平、安全、合作、开放的网络世界。我想这是中国方面表明自己的态度。而且提出了双方要进行打击网络犯罪的跨国合作,中国明确表示不支持窃取商业机密的行为,中国方面做出了重大表态。第三个,双方将来围绕着信息技术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因为双方声明里面明确提出来,除了涉及严格意义上的国家安全以外,不应该阻止相关的一些投资行为。我们可能还记得,原来华为想收购美国的三叶系统公司,一开始认为这是一个小公司,没有问题,但是没想到最后没有通过。因为美国有一个机构叫外国投资委员会,必须通过它的审查,没有想到外国投资委员会盯上了这个交易,最后就说这个涉及到美国的信息安全。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完全是反应过度了。所以这次我们明确地说不要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来妨碍双方进行技术合作投资行为。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在气侯合作方面,双方又发表了有关气侯合作的声明,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中国方面提出来要把单位GDP的能耗降低60%,美国方面也有重大的表态。我想这是双方推进全球治理方面一个很重要的姿态。
所以,综观这次习奥会,我觉得双方在这三个方面,不仅有战略上的宣誓,也有一些很具体的表示。比如双方的网络安全对话一年要举行两次,这个已经规定了,很具体。总体来说这次会议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稳定了中美关系,使中美关系接下来能够继续朝着一个比较稳定、顺利的方向发展。
主持人: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谈判2008年启动,是两国经济贸易领域重要的谈判项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中美元首会晤没有就双边投资协议取得最终的结果?
宋 伟:这个会晤以前确实有一些预测,可能就双边投资谈判达成最后协议。那最终没有达成一个最终协议,原因是什么呢?我想,有这么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投资谈判很重要,美国方面的标准也很高。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和其他国家达成了120多项双边投资协议,美国只有40多项,说明美国对外投资要求很高。为什么过去六七年还没有达成协议呢?美国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因是说,中国的负面清单太长,限制投资的领域太多。我们看上海自由贸易区,他的负面清单有120多项。美国方面提出来的负面清单很短,只有20多项。美国方面觉得中国的限制还是太多了。但是我们从中国和美国达成对外投资协议的数量来看,可能美国的标准太高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今年谈不上,明年可以接着谈,我们可以慢慢地朝着最终达成协议的那个方向去前进。投资协议对中国来说确实意义重大,很多学者把它认为是第二次入世。因为以前我们重点关注的是商品的贸易,现在更多的是投资,而且对中国企业来说,现在正在“走出去”。所以中国方面确实希望尽快的达成协议。
第二,现在,中国和美国提出要建立网络空间的国家行为准则,这个也能够为双方的经济合作奠定基础。这里面可能涉及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说知识产权的问题。假如双方在进行投资合作的时候,对方有权要求我们交出产品的一些核心知识产权,但要交出多大的程度,在这方面中国和美国肯定是有不同看法的。我想,通过建设一些国家行为准则,双方达成一个基本共识,可以为双方的这种在信息产业以及很多其它产业上的投资合作创造基础。
第三,中国和美国都是经济大国,每年双边都有大量的贸易合作。去年(2014)已经超过了5500亿美元。我想,这些贸易合作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信息时代的一些信息手段来进行,包括海外的跨国电商、海外的代购等等。中国和美国在贸易合作上都有很大的空间,通过这种网络电商的合作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中美两国人民的生活成本。其实,双方合作的项目是非常多的,这也是习近平主席带了那么多的中国企业家去和美国的企业家们面对面合作的原因。
主持人:习主席的这次访问,可以说是中美两国领导人通过会面进行的深度对话,那么,对于中美构建新型的大国关系,能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呢?
宋 伟:习近平主席概括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而习近平主席的这次访问首先就是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稳定,即不冲突、不对抗,这个在我们战略宣誓里面表示得很清楚。美国方面不是担心中国会是一个挑战者吗?中国很明确地告诉美国,我们是现存国际秩序的参与者、拥护者,我们认为需要改革,但是我们并不认为要推倒重来。所以中国不是一个挑战者,中国的定位摆得很清楚。包括在亚太地区的全球事务上,中国和美国都表达了积极合作的姿态。因此,我想,这个就是一种战略上的宣誓。这种战略上的宣誓非常重要,因为它的目的是让对方国家明白你的意图是什么,通过这些战略的宣誓可以防止中美关系出现一种所谓的“质变”。在可见的将来,我们还是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应该是这样的一种关系。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中美关系的本质就是合作共赢。我想,通过此次访问,稳定中美关系的目的达到了,这是在去年“瀛台夜话”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和美国政府对彼此的一个认识——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赢。从这些实实在在的联合声明、合作的协议和计划来看,中美双方都有诚意,并且都做出了实质性的努力,以推动这种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关系。
虽然说美国将在2016年11月进行总统大选,领导人方面可能会有变动,但是这并不会阻碍中美新兴大国关系的发展。一方面,中美有着非常重要的经贸关系;另一方面,中美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相隔大洋,地缘政治关系并不紧张,中美之间没有直接的领土冲突;第三,中国和美国之间还有着强大的社会基础,一直以来,中国和美国的商业和社会交流在世界上都是最密切的国际交流之一。因此,有这三个方面重要因素的支撑,以及领导人的政治决断,我想,在可见的将来,中美关系会沿着新型大国关系这样一个总的方向不断发展。
主持人: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将对世界格局产生哪些影响?
宋 伟:谢谢主持人。这是一个非常宏观的,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知道,2014年美国的GDP是17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几乎达到了美国的60%。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无论是从经济力量还是军事力量的发展来看,中美两国都将会成为国际关系中的两个最重要的中心。所以中美两国能不能建设一种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必然会对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看与中国关系密切的东亚地区。东亚地区存在两个大国,一个是中国,另一个就是日本。我们知道,中国和东亚周边国家关系基本稳定的同时,还有一些领土争端,例如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有一些小摩擦,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围绕着南海的部分岛屿归属问题也有摩擦。怎么样维持东亚地区的稳定,给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也给这些国家的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地区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内容。我想,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像一个“定海神针”似的东西,只要中美不出问题,东亚就乱不了。中国与日本虽然有钓鱼岛的问题存在,但是,美国确实是一个稳定器。美国方面的看法是:我没有主权立场,但是不允许通过武力解决问题。这是美国方面的严格立场。这个话可能中国人听着不那么舒服——你凭什么不承认那是我的?但是,说心里话,我们也不可能让美国人直接承认钓鱼岛是中国的。奥巴马总统在去年(2014年)说过:可能中国是有道理的,但是中国不能强行改变现状。这是美国方面的看法。这句话当然是针对中国的,但其实我想说,它也是针对日本的——日本也不能强行来改变现状。只要有美国在,日本对外的扩张也好,国内的军国主义也好,都会有一个结构性的制约,就是美国的制约,美国不会允许日本继续活动。其它国家也是一样的,中美关系好了,地区摩擦也就减少了。菲律宾为什么这两年以来态度比较嚣张呢?很简单,它觉得美国会支持它,越南也是这样。但是如果中美关系搞得好,我们发展一种新型大国关系,周边的这些国家也会有所顾忌,它们会更理性地处理和中国的关系。这样一来,东亚地区,甚至整个亚太地区的稳定,应该是可以保障的。所以,首先我们通过中国的周边来看,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一个“定海神针”似的关系。
第二,中美建设新型大国关系,打破历史上那种老大和老二之间必然最终走向冲突的宿命。从历史来看,老大和老二的冲突是导致一战的主要原因。一战之前,老大是英国,老二是德国——英国和德国在19世纪70年代时关系是非常好的——但是,德国强大以后,希望一定程度上改变现状。德国朝着挑战者的方向发展。最终,英德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结果就是一战。二战差不多也是一样的。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确是超级大国。中国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现在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当老二的实力。在这个情况下,老大和老二的关系就变得微妙。如果中美关系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世界性的动荡,我们要尽一切努力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绝对不能像有的人说的“美国有他的盟友,中国可能拉上俄罗斯等国家形成一个新的世界上两个集团的对抗”——这是不能出现的。
第三,中美关系的稳定,尤其是中美假如建设一种真正的新型大国关系,还将有助于世界上其它地区的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奥巴马在他的任期内,很得意的一个遗产就是美国和伊朗关系的改善,甚至还有美国和古巴关系的改善——美国恢复了驻古巴大使馆。在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假如中美关系好,可能就会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因为中国和伊朗、古巴的关系相对比较好,在朝鲜核问题上也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当然,中国不会大包大揽,这个不现实,也是不理性的。同样的,无论是气侯变化,还是国际金融机构的改革,或者是打击跨国犯罪、索马里海盗等问题,中美合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受中美关系的影响。中美建设大国合作的关系,能够从整体上稳定大国间的以及地区国家间的关系,能使全球治理获得坚实的基础。这一次,习近平主席访问联合国的时候就做了很重大的表态,说,中国将要建8千人的维和部队——8千人,非常了不得的数字。中国还要出资帮助建设维持和平的基金和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基金。这都表明,只有中美两国积极参与、共同合作,才能使全球治理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基础。如果中美对着干的话,这些事都干不成。假如说,中美不进行合作,不努力减少碳的排放,全球气侯变化的治理不可能是成功的,仅仅有欧盟在前面不断地鼓吹是不够的。没有中美的合作,任何重大的全球治理行动都不可能是成功的。所以,中美合作对整个国际社会的发展,对我们全球治理的改善都是极为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