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08 宣讲家网 陈文玲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
核心提示: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放眼全球,世界经济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复杂变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一带一路”开启了一扇沿线国家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机遇之窗。那么,新形势下,中国都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中国还将释放哪些巨大的发展红利?“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13年1月份,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在博鳌会议上提出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金融机构。曾培炎副总理在博鳌论坛是中华总代表,也是博鳌论坛的副理事长,理事长是日本前首相。2013年4月份,中心(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向党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递交了《关于成立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金融机构的建议》,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并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批示。
2013年9月份和10月份,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之后又提出要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就是亚投行。可以说,亚投行的建议是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提出的,并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批示,进而转化为国家重大战略。
目前,亚投行得到了57个国家和地区的响应。“一带一路”、亚投行这些战略规划都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中国的外交战略而言,是意义非常重大的转变,也是我们国家区域战略布局的一个重大调整。
“一带一路”这样一个重大倡议,形成了我们国家新的区域间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的格局,形成了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变被动为主动,开创新的投资外交、投资经济,还有国际交往的新局面。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举措。
一、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
大家可能要问了,说我们中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一带一路”这样一个重大倡议,或者重大战略的?借今天这个宝贵机会,我想先从国家大的背景,把我们所理解的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旧社会,我们国家经历过一百多年的屈辱。中国人民饱受“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国之前,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积贫积弱。建国初期,人均寿命不到40岁,中国在国际上被称为“东亚病夫”。建国之后,在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领导下,我们经历了“一五”时期、“二五”时期,基本上有六个时期。1978年,邓小平领导了改革开放。对于改革开放,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经济学家,作为一个国家的国资委员,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要做出能够引领社会舆论的评价。把中国放在国际社会的大背景下,中国现在和建国初期,和改革开放初期相比,到底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怎么来认识这些变化?个人认为,我们是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未来,提出“一带一路”重大战略的。
首先从经济方面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我们可以从几组数字来看。
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处在第十七八位,那时候我们的GDP总量是几千亿美元,2014年我们全年的GDP总量是64万亿美元。2015年,全球GDP总量是74.5万亿美元,中国为10万多亿美元,占到了全球GDP总量的十分之一多一点,美国是17万亿美元。目前,我们和美国大致上差7亿多美元。我们现在GDP的增速,在经济下行之后是7%,如果按6%来算的话,十年之内,我们会从总量上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当你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时候,一个国家的影响力,一个国家被国际社会赋予的期待和责任,和你过去作为一个跟随者、追赶者就完全不同。
第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体。
2014年,我们的国际贸易总量超过了美国,接近5万亿元,2013年是4.16万亿元,2014年是4.6万亿元。我们原来连续六年是出口第一大国,2014年进出口总额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体。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比如说在亚洲,我们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是东南亚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欧洲,我们是欧洲的、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在非洲,我们是非洲几十个国家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因为当你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时,你生产的商品就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也就是我们现在生产的商品,除了国内销售之外,大量的商品是走向国际市场的。
第三,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制造业国家。
2011年,我们制造业的产值超过美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9.8%,当年美国下降到19.4%。二战以来,美国的制造业一直是处于世界首位的,美国的最高峰是在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全世界有50%以上的工业品都是从美国进口的,因为全世界的制造业经过了四轮转移。首先,世界制造业基地是在欧洲,德国、法国、英国这些老牌工业化国家。第二轮,主要集中在美国的五大河流域。第三轮,制造业就转移到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第四轮,也就是我们改革开放之后,转移到了这些新兴经济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中国为首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国。所以我们现在的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产值的五分之一以上。
第四,我们的金融、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进入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目前,我们用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的比重已经占到了我们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0%以上。我们和25个国家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就是我们用对方的货币作为储备货币。我们还和几十个国家签订了货币直兑协议,就是我们的人民币可以和这些国家的货币直接兑换。比如,我们以前兑换澳元(澳大利亚元),就要通过美元来进行兑换,人民币首先要折算成美元,然后再折算成澳元。我们和澳大利亚进行贸易结算的时候用的是美元,那么澳大利亚也需要先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
我们在香港建成了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在新加坡建成了人民币离岸中心,在卢森堡、在纽约、在法兰克福建立了人民币清算中心。现在,人民币离岸中心和清算中心还在继续发展,特别是这些年,以中国为主导的一支新的金融机构诞生了,包括刚才说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包括中国所主导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包括中国、印度、南非、俄罗斯、巴西五个国家。亚投行的总部设在北京,第一任行长是中国派出的金立群。金立群原来是国家开发银行的副行长,是我们国家金融领域著名的专家,具有丰富的银行管理经验,年岁也不大,50多岁,精通外语,精通银行种类。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注册资金是1000亿美元,手续到位是500亿美金。中国按照人均GDP、人口、GDP排位,中国占亚投行30%的份额。印度排在中国之后,印度占8%的份额,所以印度有可能派出亚投行的副行长。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注册资金也是1000亿美元,由五个国家共同发起、共同出资,出资是由五个成员国一家出100亿,手续到位500亿。那么银行的第一任行长是印度派出的行长,总部设在上海。
此外,中国还在主导、筹办上合组织银行。上合组织银行也就是上海合作组织,主要是中亚、西亚这些国家共同发起成立的金融机构,现在正在加快筹办。除此之外,大家知道,围绕“一带一路”的途径,中国独资成立丝路基金。这个丝路基金是公司化运作,也是公司化的投资方式,我们国家出资四百亿美金。
所以,中国作为一个金融大国,现在正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出新的面貌,人民币将从交易货币、结算货币,逐步到储备货币。我们所倡导建立的这些金融机构,现在陆续地进入了实际运作,并且在国际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除了亚投行57个创始成员国之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有亚洲开发银行都已经明确喊,与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进行合作。所以当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可以在预见的未来成为第一大经济体。当中国成为第一大贸易体,当中国成为最大的制造业国家,当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那么逐步地成为国际货币,在这样一个进程中,中国真正完成了从一个落后的、经济总量比较小的国家,向一个经济大国的转变。就是我是人口大国,但原来在经济上是弱国,现在我们从一个经济上的弱国,经济总量比较小的国家,因为我们原来排在了英法德日之后,我们一个一个地赶超这些国家。那么正如习主席所说,我们现在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
大家知道,“中国梦”的含义,就是要实现中国共产党的“两个一百年”目标。第一个“一百年”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个“一百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的时候,也就是本世纪中叶建成中等发达国家。所以,中国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什么起点?我个人认为就是中国将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文化强国、军事强国;从国际规则的跟随者、被动的接受者到参与者、引导者、领导者。我们的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世界的秩序,那种在冷战时期形成的不合理的国际秩序、国际规则,也将因为中国这个最大的变量逐渐地得到改造。
那么“一带一路”的核心实际上是四个字——“丝绸之路”。不管是丝绸之路经济带,还是二十一世纪的海上丝绸之路,核心是“丝绸之路”这四个字。“丝绸之路”是什么路?是中国古代创造的一种文化的印记、文化的符号。我们赋予它时代的内涵,站在人类发展、世界和平、造福于整个世界这样的道路制高点,使它变成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重大战略,使中国和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使中国的机会变成世界的机会,世界的机会变成大家的机会。
那么,中国的机会到底有哪些呢?我个人认为,我们中国起码是在几个方面还会有持续的创造力,还会产生巨大的发展红利。过去我们所说的人口红利、劳动力红利,在新的形势下以体力劳动支付为主要形式的这种红利渐渐消失,但是以智力劳动为主要支付方式的这种人力资本的红利正在释放。
首先,人的创造力。
中国现在每年的大学毕业生有700多万,硕士生几十万,博士生几万。那么,中国这一支有知识、有文化、有创造力的这样一支人力资本的队伍将是中国发展的不竭动力。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的创客空间、创投空间、众筹空间,我觉得现在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态势。这是十六大文件当时所写的,但那时候并没有出现这样的一个局面,就是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2006年,第六届中购联中国零售渠道论坛在上海召开,会场有一千多人。当时,论坛要大家推选出数十种最优零售商业模式,现场通过手机投票产生名次。我们那时候还不太会操作手机,但是那时候,现场大部分人通过手机投票,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当时投票结果的第一位就是马云。当时马云就说,我未来的目标是要创造中国的沃尔玛,我现在起码解决了一百万人的就业,我未来的目标就是解决一千万人的就业。现在“互联网+”就不是一千万人就业的问题,现在淘宝网也好,京东网也好,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互联网的业态,它容纳的就业,还有人们在就业中产生的这种市场的活力都是空前的。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企业,或者一种传统的业态,它所吸纳的以体力支付的劳动力递减的时候,以智力支付、以“互联网+”这种业态作为主要形式的人力资本的红利现在正在释放。
第二,新型城镇化。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将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中国新型城镇化是什么?我觉得有两大前提。第一大前提就是中国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也就是说未来的城市形态会是智力城市,或者是信息化为先导的城市。第二大形态是高铁时代已经到来。目前,我们国家的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1.6万公里,比世界上所有国家高铁运营里程的总和还多两倍。未来,高铁的网络体系会把所有的省会城市连成一个网络体系,高铁的速度在实验时最高时速是480公里,运行速度是380公里,现在基本上保持在时速300公里左右。所以高铁将把全国的城市变成一个高铁时代下城市的驱动。智慧城市,将把城市群落,将使中国城市化的内涵发生根本的变化。以前是这种大城市,是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和管理孤岛。未来将是国际化的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微型城市和乡村相间的这种城市群落。
我最近到江苏常州市武进区的一个湖塘镇考察,湖塘镇一个镇的GDP总量接近上千亿。按照传统的,行政层级对城市的划分,湖塘镇的镇长是处长,镇政府的主要负责人都是科长,甚至是谷长。未来,实际上这个城市应该是大中小微城市,然后在这些城市之间形成乡村。这将会释放出多么巨大的发展潜力?首先,就是农村的城市化进程的开始。我觉得对基础设施建设也好,对产业也好,都会产生新的互动。
像在江西宜昌的一个县级市——宜都,宜都现在的产业爆发力,比如说他们一个制药企业,它生产了一种药品,产量占世界总量的53%。他用八年的时间,完全是模仿西藏的土壤条件、气侯条件,从青藏高原取回来剧种,成功培育出了人造的冬虫夏草。五年时间花了八个亿,成功培养出了一根冬虫夏草,而今年的年产量预计会达到五吨。我国的国家级实验室有五万多家,但是这样一个国际级的创造型企业,这种国家级的实验竟然在乡村,在一个县级市,一个非常偏僻的地方。所以我们看到我们的产业在下沉,并不在城市之间进行这种转移,而是在城乡间进行产业的布局。所以将来的这种城市群落,他会引发城市形态的改变,会引发产业布局的改变,所以这个红利将来是不得了的。
美国的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21世纪两个对世界具有巨大影响的事件一个是美国的高科技——信息高速公路,一个是中国的城市化。1978年,我国的城市人口是1.7亿人,而现在的城市人口是7.1亿人,这两个数字正好是颠倒的。我们想,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是说都是农民进到城市,而是会形成城乡之间的这种人的对流。在宜都这个地方,我们到了农村一个镇,很多人在城市做生意,现在很多非常成功的大金融家、企业家在这个古镇买房、买地,而且规划得非常好,建新如旧。这些人在这儿买了地之后,按照统一规划投资建房、建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他在城市投资收藏的古董、奇石就搬到他那个古镇的家里面。所以我就看到未来的人的流动方向,最有钱的人有可能就像美国现在的这个社会,是在乡间有资产。
所以我们现在千万不能说,我们城市化就是一厢情愿地让农民进城,未来真正有资产的农民不进城。城市人有没有可能、人家接纳不接纳你到农村,到生态环境好的地方。我认为将来我们的城市化,从人的流向到城市形态,都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在这其中,我觉得这种红利是巨大的。比如说,我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实现人员的真正流动必须有均等化的基础设施、这样的硬件,必须有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设计,必须有均等化的这种软件设施的流通,包括移动通讯、电话,还有宽带网络等等这种软件的必要设施。
我想将来如果我们能像发达国家那样,形成城乡基础设施的真正连通的时候,农村的这种市场条件、商业环境与城市相同的时候,公共服务、制度设计达到城乡相同的时候,中国的人员流动、流向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
第三,巨大的市场红利。
第三个大的红利,中国将产生巨大的市场红利,这种红利将支撑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我们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十一五”时期完全了15.6万亿人民币。“十二五”时期,我们年均增速是15%,当然由于经济下行,整个社会商品的零售总额现在接近3.1,28万亿差不多。我们对外的贸易总额是4.6万亿,折合人民币接近30万亿。这两个加起来接近60万亿。物流市场的物流的流转量一般来说是GDP总量的三倍,我们现在GDP总量是64万亿,也就是说,我们差不多是180万亿,我们这样一个市场差不多250万亿。再加上房地产的市场,再加上过去没有在我们的消费品零售总额里面的这种文化旅游消费,中国的市场将是非常巨大的。我们现在的市场的总量是排在美国之后,但是美国是三亿人口,我们是13.4亿人口,印度是12亿人口,中国的人口加上印度的人口是25亿多一点。所以李克强总理到印度访问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说,我代表13亿人口向12亿人表示亲切的问候。就是现在亚洲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地方,是制造业最密集的地方,也是市场潜力最大的地方。在亚洲首先是中国。
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的市场红利会持续释放。比如说老年人的养老消费需求。现在在老年人群体中,65岁以上的占14.6%,65岁以上的已经占到8.6%,接近9%。这种养老的、养生的、健康的需求,将会是爆发式的增长。这种对养生的需求不但体现在老年人队伍,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锻造一个健康的体魄也是必须的,这个产业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现在中国人有十几个病种,患病人数都在三千万人以上,其中高血压、心脏病、那血管、肺病、肝炎都超过六千万人以上,有几个大的病种的患病人数在一亿人以上。我们现在比贫穷时候患慢性病的人口要大得多。就是说过去这种病都是“饿”出来的,现在都是“撑”出来的,确实好多病都是“富贵病”。所以这些疾病的治疗有可能就会创造出我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当然,我们现在希望的是降低这种需求,通过对健康体系的建设,通过预防未来疾病,就是“治未病”的这种医疗体系的变动,我们要降低这种人群的比重。所以我刚才说,我看到在宜都的这个企业现在研发生产的这种治疗乙肝的药,在未来是可以完全治愈的,现在已经进入临床。实际上,这就是中国人在面向未来的市场需求所进行的这种原创性的研发。市场的红利将来是巨大的。
第四,创新、驱动所产生的巨大红利。
比如说我们的产业最典型的就是我们的高铁,我们具有全套的这种产业输出能力,还有高铁的设计能力。去年在土耳其,就“一带一路”进行考察的时候,土耳其的交通部给我们介绍,说土耳其从安卡拉到伊斯坦布尔533公里的距离,他这个钢铁就是由中国的高铁集团承建,通车的那一天非常热闹。土耳其未来还要建两千多公里的高铁。我们在土耳其考察期间,中国的中铁建政治和他们的交通部洽谈高铁的输出。当然现在的高铁,日本跟我们的竞争非常激烈,还有德国也和我们竞争很激烈。比如说泰国,我们原来是跟泰国已经有了合作意向,但是日本第三者插足,一下就插进去了。现在泰国的高铁,他不叫高铁叫新干线,准备交给日本,已经和日本签定了协议。当然从总体上看,高铁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具有产业输出能力的,是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的。
南车、北车,就是我们高铁的两大集团,现在南车、北车合并,变成中车。我们到南车纪念馆,看到南车集团的前身就是研究机构,我们的高铁在时速250公里以下,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我们主要是和日本、德国合作,引进这两个国家的技术。时速250公里以上,完全是自主研发、自己设计、自己制造。所以有的同志可能关心,日本高铁的研发机构、生产机构曾一度起诉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弄得沸沸扬扬,说中国的高铁是日本的技术,日本拥有知识产权。后来他们就再不能说了,就是说我从时速250公里以上就没有再跟你合作,就没有用过你的技术,完全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核电站。我们的核电站也是这次中国“一带一路”能够走出去的重大产业之一。像高铁、核电、智能电网、造船,我们很多的制造业走向国际社会。2006年以前,我们的大型装备主要还是靠进口,带有电脑程序的精密机床,我们所需要的原材料、成套设备、大型装备,而现在中国在大型装备出口国中,是连续多年排名第一的国家。我们看到我们这些大型装备,比如我们可以钻三千米以下石油的钻井机,用于新疆的石油开采。这样的设备原来进口一台钻井机要180万美金。我们自己研发的这种设备,就下降到80万,而且我们可以打井达到地下几千米深。我们打井时用的液压阀、关键零部件全部是我们自己研发、自己设计,因为我们有专业的(团队)。
所以坐在这儿我们可能难以想象,中国到底有什么创新能力?假如你真的深入到这些高精产业园区,到我们这些具有原创性的企业去走一走,你会感到非常震撼。
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旦爆发出来之后,一旦他不再受这种体制机制的约束的时候,这个爆发力所创造的这种商业模式、所创造的这种产业形态,不能说都表现为GDP,我们说这种技术水平将是不可想象的。这些企业有的是国有企业,就我说的这种大型装备——就是我们的中传;有的是民营企业,像刚才说的原研药品研发者,现在排在我们中国第一位的一个上市企业,民营企业。这样一个民营企业有五万家国家级的实验室,1800名博士硕士,那么多的研究团队,他的储备是非常多的,原来我们国家在药品研发上是非常落后的,因为美国平均研发一个化学药品要用8亿到10亿美金,几十亿美元。从研发到临床实验,到进入使用,需要12年到15年。我们以前的企业哪有这样的耐心?一个品牌出来之后大家都模仿,有利润大家都一窝上,造假等等,他没有这样的耐心。
但是我们现在的企业,尤其是在创新上走在前面的企业,他绝对是要靠创新获得利润的,这就是技术创新引发的垄断利润,有多少呢?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在SARS期间使用的达菲,用的全部是他这一家的,20亿元的销售额,他赚多少钱?15亿。但是他就说,这个东西还比国外的定价低,因为这就是技术创新引发的垄断利润。当其他的技术创新瓶颈没有被打破的时候,这种垄断利润就是持续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这种创新驱动的生命力在崛起、在大众化。过去这种创新哪有风险投资基金?哪有众投?哪有众筹?哪有众创?现在这种创业、创新的金融知识机构也成了一种泛泛的形式。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已经成为体系,金融的、财政的政策已经非常明确。所以我个人认为由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由创新产生的红利将是巨大的。
奥巴马在他上一次卸任的时候,他在四个地方说到了中国。他说中国有高铁,法国有高铁,美国也要有高铁,他说中国的大型计算机技术走在美国前面,他说中国的太阳能技术走在美国前面,他说中国的教育也在美国前面。但我不认为我们的教育在美国前面,尤其是现在的教育改革,我认为还没有真正上轨道。所以奥巴马当年说,他说中国人天天在改革,而美国几十年都没有改革,所以他认为中国对他形成非常大的压力,这就是美国为什么把中国作为战略竞争对手。实际上美国现在主要的方向就是指向中国。大家千万不要认为,美国平白无故地对中国进行围追堵截,你重返亚太瞄准中国。前一段时间,在乌克兰事件出现以后,美国和欧洲联手制裁俄罗斯。去年,我们到俄罗斯考察的时候,俄罗斯的国防大学校长也是著名的专家学者,是习主席出访俄罗斯时,在俄罗斯召开座谈会上第一个发言的那个专家,他跟我们说,他说你们千万不要认为,美国现在是针对俄罗斯的。他针对俄罗斯是阶段性的,但是针对中国是他的战略目标。当然我们认为,俄罗斯的专家说的也不见得是完全有道理,也不见得没有道理。但是对美国来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潜在竞争对手。所以前一段时间,美国在很大程度上认为奥巴马对中国软弱了,所以奥巴马最近发出了几个非常庆幸的信号,一个就是美国要实施重返亚太战略。美国有11艘航空母舰,目前,已经有六艘布局在亚洲。再一个就是美国放出很明确的信号,干预中国的南海问题。实际上南海——菲律宾,东海——日本,台湾海峡——中国台湾。
所以现在中国一方面有着巨大的机遇,一方面也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我们正处在从一个经济大国迈向经济强国转变的转折点,未来,中国还有巨大的红利的释放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如何能和平崛起?中国怎么才能为世界所认知?中国战略如何从过去的以国内战略为主,以区域性大国形象转变为全球性大国。所以我个人认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就是我们转型的标志性事件。
第一个方面,我想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给大家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二、“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个方面,关于“一带一路”。我们的“一带一路”对未来国际秩序、国际关系、国际体系,乃至人类的和平发展会产生哪些重大的影响。
大家可以看到习主席在很多场合,特别是在国际场合都提出“命运共同体”。我们在“一带一路”的愿景里面提出和沿线国家共同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我们在战略构想的研究里面还有一个情感共同体,民情沟通其实就是要建立情感共同体,但是这个难度是很大的,因为还有文化的差异,这种共同体比较难。但是关于命运共同体,因为我们生存在同一个地球,在地球上面临着相同的问题,面临着共同的挑战,这些挑战都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所以我想“一带一路”的建设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
站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一带一路”有什么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一带一路”将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设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寻找更多的共同点和交汇点。这是“一带一路”第一个重大的意义,它体现了中国外交的一种崭新的思想境界。
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1955年在印尼万隆举行的亚非会议上发表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宣言内容中就包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五项原则成了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我们现在提出携手共建“一带一路”,路径是一个字——通,包括民心相通、设施连通、货物畅通、资金融合、政策沟通。就是说,通过这些方面的互联互通,使大家能够在一个新的格局中共同获得利益。中国人都知道“路通财通”,秦始皇统一中国首先就是道路连通,然后是统一货币,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秦始皇建立秦,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国务院关于“一带一路”的规划谈到了65个国家47亿人口,但是对外,最近美国国务卿的一个助手到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我带了几个研究员跟他进行了一些交流。他就问到“一带一路”,问到亚投行,我们在《愿景和行动》(即《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里面讲得很清楚,“一带一路”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它不是一个组织,不具有排他性,它可以寻找更多国家的利益交汇点。除了这些沿线国家,像美国,我们也欢迎你加入亚投行,我不知道你美国现在的真实态度是什么。他说,美国最近的指出,美国欢迎中国建立亚投行,但是美国不加入亚投行,美国不反对国际金融组织和亚投行的合作。他说我们的态度是积极的。
第二,通过“一带一路”我们将和更多的国家开展共建行动。
在《愿景和行动》里面,我们提出了共建原则,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共商、共建、共享。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推进和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衔接,或者是对接,和这些国家的重大规划的对接,和这些国家的经济通道对接,和这些国家的大的宏观政策的衔接。这样就可以促进经济要素更顺畅、更自由、更快捷地流通,就能够使资源得到高效率的配置,使市场能够得到深度的融合。
截止到2014年9月底,我们国家累计对外直接投资已经达到3.8万亿人民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三的投资国。我们去年,对外投资总额首次超过了引进外资的总额。我们过去是“引进来”,引进国际资本,中国现在“走出去”投资,去年是个转折点,去年我们的对外投资超过引进的外资。所以大家现在分析经济形势、分析招商引资千万不能用过去形成的这种陈旧观点。比如过去我衡量你的业绩,这个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多少?引进了多少大的项目?现在更多的是“走出去”,在国际市场上进行资源配置,为我们国家的战略负责。
2014年,中国对亚洲的投资增长了48.9%,对东盟的投资增长了27.6%,对非洲的投资增长了22%,对俄罗斯的投资增长了35%,对中国香港的投资增长了50%多。现在对于欧洲的投资也在增长,对美国的投资也在增长。我们现在在美国的投资累计已经有近600亿美金了,这还不算民间投资。我看美国这一轮经济复苏,特别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有很大程度上的中国因素。因为北京限购,很多城市限购,也有很多购买者在美国购置房产,在澳大利亚购置房产,在韩国购置房产。我们的企业在韩国济州岛投资,其实才占济州岛不到10%的土地,这在韩国已经引起了很大轰动。现在济州岛作为一个全开放的一个区域,现在对中国的投资提出要设限制。所以中国现在为什么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投资入手呢,因为基础设施投资是世界上最大的硬需求。
亚洲开发银行是日本主导的银行,它创始比较早,是在日本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时创立的,其中日本占最大的股份。亚投行现在有64个成员国,创立之初是七个,一直发展到现在是64个,日本始终是最大的股东。根据亚投行的推测,亚洲未来十年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八万美金。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的总投资额有4400多亿,这个资金缺口还是非常大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很大,欧洲有很多设施需要改造,美国基础设施投资缺口也很大,未来也是几万亿美金的缺口。2014年,我们和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合作研究中美两国基础设施投资研究报告,我们对美国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分析,美国现在的道路、桥梁相当陈旧,它现在发挥作用的这些高速公路还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其中大部分是在罗斯福当政时期修的高速公路。同时也可以看到美国的高速公路质量比我们好,我们的高速公路很多没有多长时间就凹凸不平了,当然这跟我们的超载也有关系,和我们的道路质量也有关系。
所以基础设施投资为什么能够得到这么多国家的响应?就是由于基础设施投资的缺口太大了,各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参与这种投资,然后从这里面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第三,“一带一路”将有助于我们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共同建设开放包容、精诚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关系、合作构架。这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过去的全球治理、全球秩序是以美国为首、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国际规则。比如说,世界银行是由美国主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由欧洲主导,亚洲开发银行由日本主导。没有一个机构是由中国主导,是由发展中国家主导,由新兴市场经济体主导的。所以习主席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中提出,“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和日趋形势,我们要把握世界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共同营造对亚洲、对世界都更为有利的地区秩序,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所以以中国为代表的这些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国际规则改变的重要力量。国际组织预测,到2020年左右,新兴经济体在世界占的份额将超过发达国家。现在中国占美国的60%多,我们五年前,才是美国的三分之一,所以看到发展中国家新兴经济体发展的势头,实际上南南关系会发生很大变化,南北关系会发生很大变化,这种发展中国家新型经济体会整体聚集。虽然现在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说俄罗斯遇到了能源价格下降的问题,但是他的经济正在复苏;巴西遇到经济下滑的问题,南非遇到经济下滑的问题,但是金砖国家里面最好的是印度,印度去年的GDP增量是6.3%,是继续上涨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到印度,为印度提出三百多亿美金,支持印度经济建设,但是习主席到印度,我们将来对印度的基础设施投资意向是1000亿美金,大大超过了日本。
因为我们国家通过几十年的基础设施建设,现在高铁是1.6万公里,“四纵四横”未来将是高铁的时代。我们的高速公路现在接近十万公里,美国累计接近8.8万公里,我们是世界第一,高速公路的网络体系早已经建设。我们的港口在世界前十位港口中我们有七位,世界前二十位的港口有16位。所以全世界最大的港口,港口的吞吐量,还有港口的集装箱量,在中国。关于航空,中国现在有接近200个机场,但是我们这种机场都是大机场和部分支线机场,美国现在有1.9万,接近两万个机场,它绝大部分是通用机场,可以降落私人飞机。下一步我们可能也要发展通用机场,但是我个人认为,通用机场要限制发展。为什么?因为你虽然开放地空,但是中国也会有很多人拥有私人飞机,但是高铁时代的来临,中国高速铁路的网络体系建立,必将替代美国这种通用机场,他这种私人飞机很多都是近距离的作为一种基本的交通工具,是跟我们的汽车一样的交通工具。我们的高铁时代来临以后,很多高铁连接的城市会替代支线机场,还有支线飞机。所以我们不是所有东西都要学习西方,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跟在它后边爬行,或者它迈一步我们迈一步,我们现在是要超越它。
所以现在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怎么能和我们周边国家,和我们贸易关联度最大的国家,跟我们经济往来最密切的国家能够建立这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关系,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这些年已经谈成了八个自由贸易区的协定,涉及到20个国家,现在正在谈的是六个自由贸易协定,涉及到21个国家。随着我们和40多个国家签订了这种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未来我们是要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的网络体系。去年11月26号,习主席组织中央政治局常委学习,那一次的学习专题就是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我觉得最容易构建的就是我们的“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和地区。现在“一带一路”沿线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也是积极响应的,我们提出来的65个国家,现在其实已经有60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国际组织响应。也就是说,这些沿线的国家确实是有共同的意愿。
第四,和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携手共同应对或对冲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可以使中国顺应国际社会对于一个大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作用的新期待。
为什么说新期待?当你这个国家落后的时候,他是瞧不起你的,当你这个国家被大国化的时候,他就提前对你提出很多要求。所以像美国提出来的,你要做利益攸关国,要做负责任的大国等等,都是对中国提出的很有代表性的新的要求。所以通过这种更具亲和力的区域安排合作构架,就可以打破一些国家把国家利益凌驾于全球利益之上,把冷战时期形成的这种思维、规则、秩序强加于国际社会,就能打破这样的格局。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很多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军事风险,我们实际上通过一种像丝绸一样的柔性的处理方式化解掉。上上策是“不战而屈”,是和。我们中国不希望打仗,但是中国也不怕打仗,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战”是为了“和”,而不战不能“和”,战不赢不能“和”。实际上这就是毛泽东追求的战略思想的核心,打是为了“和”,不打不能“和”,打不赢不能“和”。所以我们和国际社会上这种交往,实际上是为了“和”,如果用战争的手段“和”的化,比如说在现代这种社会核武器具有摧毁性,在世界大国博弈、世界秩序中具有指导性。
2011年10月24号在美国召开中美对话,对话期间,基辛格设了一次宴会招待中国的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曾培安理事长带领的中国代表团。他当时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确实是他作为一个战略家说的话。他说中美两个国家只能合作不能对抗,如果中美两个国家对抗,那么就会导致世界选边站,那就会使整个世界的秩序受到破坏。所以习主席提出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新型大国关系就是不通过打仗,而是通过和平手段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而且这两个国家不是为了两个国家的利益,而是为了全球共同的利益。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的战略比美国的战略更高一筹。
2011年,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这个计划主要是面向中亚、西亚,主要是交通设施怎么弄,港口怎么弄,也是一个非常强劲的计划。这次美国国务院研究战略的人员就问我,他问我“一带一路”是什么概念。我就给他讲,“一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我们沿丝绸之路边界线2.2万公里的这些国家。“一路”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指和我们国家1.08万公里的海岸线毗邻的国家,以及和我们有关联的海洋国家的关系。我说我们的“一带一路”和你们的“新丝绸之路计划”的不同就在于,我们是根据丝绸之路所在国和中国共同的需求建立的,然后是共同推进、共同建设,共同享受这种建设的成果。
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也是考虑所在国的利益,也是要尽最大的可能给所在国带来好处,但是美国这个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没有得到那么多国家的响应。目前我认为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还在计划阶段,他有一些地方跟我们是交叉重叠的,比如说我们也有中亚、有西亚,他就说你们在中亚的布局,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我说我们是没有先后的排列的,我说我们在中亚和西亚的规划虽然跟你有交叉,但是中国在中亚、西亚,是完全与中亚、西亚各个国家本身的需求对接的,而且通过政府间决策者的会谈,我们建立的是伙伴关系,我们是结伴不结盟,美国是盟国关系,我们是伙伴国,是同伴的关系,所以本质上和我们是不同的。所以我认为,只有中国的需求与各国的需求契合的时候到了,各个国家才能真正的响应,真正的参与,真正的携手共进。
我们的周边战略是什么?大家可能也知道,睦邻的、富邻的,这些和邻国的新的关系,习主席在讲话中说,像“走亲戚式”的关系。我觉得我们要通过道路连通、设施连通、贸易的自由化、便利化等实现大通关的机制。比如说我们发一个列车要经过16个国家,十几个国家,我们和这些国家签约都是一路通行、大通关。这样就符合沿线国家的诉求。大家希望共同推进一个事情的时候,大家的利益都在前行。我个人认为就可以防范和对冲这些风险。
美国提出重返亚太之后,在我们南海、东海都制造了很多的事端,可以说在很多程度上,这些事件背后都有美国的身影。他还用更高标准的贸易规则建立了排他性的TTP、TTIP,就是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这个排他的“他”指的是谁呢?就是中国。TPP的12个国家,现在日本加入了,越南也加入了,实际上给中国设了很多限制。当然我们在前些年,中国也在提建议,就是说中国也要推进中美两个国家能够开启自由贸易进程,就是中美FTA(中美自贸区),来打破TPP、TTIP的安排。当然这也得到了美国社会研究机构的呼应。彼得森研究所也做了相应的研究,他认为如果中美能够启动FTA的话,那么中美之间的贸易会增加五千亿美金。到2014年,我们和美国的贸易总额是五千多亿美金,就是说FTA启动之后,我们可以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翻,既可以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也可以给美国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美国政府并不赞同。
去年在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提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我觉得这是对美国重返亚太最好的、最有智慧的一个战略。亚太组织有21个国家,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就包括这21个国家,启动自贸区进程就可以谈成一个全球最大的金融贸易区域组织,其实就涵盖了TPP,还有TTIP这些国家。所以我个人认为,我们的“一带一路”和这些相关的国家战略结合起来,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
第五,可以和国际社会、国际市场形成国内的互动,国内的互通和互补这样一个新的格局,形成更多的跨国界的大区域和次区域的新布局、产业新动力,还有合作发展新的格局。
原来我们国内的这些规划,大家都知道,一个是东、中、西、东北四个四板。东部“两个率先”、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后来,国内形成了若干个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形成了面向2020年的若干个长周期的国家规划,形成了若干个承接产业转移的新的经济带,还有若干个国家级试验区。
在区域布局上,国家按照功能划分出四类区域,包括禁止开发区、限制性开发区、重点开发区、优化开发区。未来,习主席明确指出,“一带一路”是我们长期惯用的战略,是一个总的战略。所以这个战略是把内外连接起来的战略。我们未来的国内的战略要根据这样一个大的部分进行调整,形成新的区域布局。在这个意义上,原来沿边的区域,像新疆、内蒙、云南,原来这些沿边的省份就成为“一带一路”框架下,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我们叫“桥头堡群”。这一次,“一带一路”是两个核心区。一个就是新疆作为核心向西开放,面向中亚、西亚,通过新疆这个大通道到欧洲,这是一个核心区。第二个核心区是福建,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当然关于其他省份,我们在开解读会时,有记者问,国家“一带一路”这个行动提了很多省,但也有很多省没有提,没有提的这些省是不是就不在“一带一路”的规划范围之内呢?国务院“一带一路”办公室负责同志就说,“一带一路”战略没有排他性,所有的省份、所有的地方都是他的战略组成部分。所以大家都看到,“一带一路”战略未来会对我们的区域布局、产业布局、城乡布局发生非常大的影响。加上现在未生的动力,未来要释放的一些活力,我觉得对中国下一轮的开放、下一轮的发展来说,是一种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战略推出之后,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非常大的反响,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出访了很多国家,其中很多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说中欧,上一届领导人没去过,这一次我们领导人去了中欧16国中的14个国家。像欧洲,欧洲的德国,李克强总理去了两次,习主席去了一次。比如说像欧洲的希腊,习主席和李总理先后去的,比如说印度,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先后去的。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这是南亚,南亚在我们国家这个周边战略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在美国和印度走得很近,日本和印度走得很近,俄罗斯跟印度走得也很近。中国和印度其实建立了一个中印之间的新型大国关系,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大国关系。
我们亚投行宣布之后第一个响应的就是印度。金砖国家的第一任银行就是印度派的。所以我认为我们国家的战略是很了不起的。习主席和李总理每到一个国家都要有一个倡议,就是合作协议。比如说一大批几十个项目的协议,还有一大批企业本金。比如习主席这一次到巴基斯坦,提出来加快建设中巴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建成之后,要连接孟、印经济走廊,形成中国面向南亚市场的一个战略通道,提出我们要在巴基斯坦推进“1+4”这样一种综合性立体化的布局,包括瓜达尔港,包括能源、资源,包括水力、电力。丝绸之路基金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就在巴基斯坦的杰赫勒姆河——卡洛特水电站,这个项目采用的就是TPP的模式,就是政府和私营机构合作。其实我们现在这个基金就是一个基金投资公司和三峡投资公司,和巴勒斯坦的企业合作来建立这个项目。我原来一直在担忧,就是我们和这么多国家要建设“一带一路”,会不会有很多国家搭便车呢?中国的投资到底要采用什么样的模式?现在就是说,第一,我们是和对方有这种战略合作框架,战略伙伴关系的条件下保障投资。第二,我们的投资基本上是采用TPP的模式。第三,基本上是市场化运作。所以我认为这对中国来说,将会带来非常大的市场机遇。中国给世界带来市场机遇,我们和周边国家这种携手共进、共建,也会给中国带来非常大的投资收益。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招商引资中能从资本的进口国转变成资本的输出国的原因。所以我们以后衡量GDP,千万不要说,我这个地方产生多少GDP,其实我们在全世界产生多少GDP?我们通过全世界的这种投资,新的投资方式,我们产生了新的这种利益或者叫利润,我们怎么来衡量?所以可能,这些国家大的战略,将会对我们传统的衡量经济的理论、统计体系、方法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总体上来讲,“一带一路”对于中国来说,对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变量,也是一个潜在的变量。如果说世界现代史上最大的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中国在世界上的觉醒和崛起,就是中国用和平的方式,用友好的方式,用对人类负责任的方式,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共同寻找发展空间的方式来再造新的规则、新的格局。中国站在道德、道义的制高点上。
安倍说过一句“俯视地球仪外交”。我觉得他这种“俯视”是一种军国主义的“俯视”,是窥视。我们觉得,我们是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我觉得这么多的国家响应我们的战略,实际上是对冷战思维的无声的批判,是对那些把一个国家的利益凌驾在全球利益之上,凌驾在他国利益之上的一种反叛。各个国家把自己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变成一个更具地域性、地缘性,或者全球性的一个行动计划,为自身的发展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比如说印尼的左科总统提出来的计划叫“全球海洋支点计划”,他就希望把他这个计划和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对接。比如说哈萨克斯坦的纳扎尔巴耶夫总统,这个总统80多岁了,普京对他都很尊重。他是在苏联解体之前就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领导人。所以据说普京总统在大事之前都要给他通话,征求他的意见。所以他现在的计划叫“光明之路计划”,也是要和中国对接。蒙古提出来的是“草原之路”,也是考虑和中国的“一带一路”怎么能够对接。过去美国提出来的新丝绸之路计划,我觉得他没有得到这么多国家的响应,然后日本也提出来类似的计划,联合国也提出来计划,大致上也叫丝绸之路计划,现在叫丝绸之路计划的有五六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但是丝绸之路我认为是属于中国的。不仅仅因为丝绸是属于中国的,而且古代的这个丝绸之路,创造这种文明的交往交流、交易也是中国创造的。而且中国的这种道德观、价值观,中国现在对世界的友好、不称霸,我认为中国的“一带一路”已经逐渐被全世界所认可。
所以我今天主要围绕“一带一路”讲了很多相关的和不相关的内容,希望通过对“一带一路”战略的学习,我们能够对国家的新的战略和我们国家的未来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作为一个大国的公务员,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公务员,我觉得我们有责任,也要有自信,伴随着国家的发展进程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