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避难客居地纪念碑揭碑仪式在洛阳市宜阳县三乡镇隆重举行。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鲜卑族,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诗人、文献学家。贞祐四年(1216年),为躲避战乱,27岁的元好问携家眷迁居至洛阳市宜阳县三乡镇。在此期间,他写出了影响深远的《论诗三十首》,与李汾、麻革、雷渊等山西流寓诗人、辛愿等洛阳本土诗人,共同形成了洛西诗人群体,为洛阳一带的文学交流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纪念这一在洛阳文学史上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影响的事件,我院联合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洛阳河洛文化研究会等共同倡议在三乡修建元好问避难客居地纪念碑。倡议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安徽师范大学著名学者、金代文学研究专家胡传志教授亲自撰写碑文,以表达对元好问的敬意。
揭幕仪式上,我院扈耕田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重点强调了三点。一是元好问三乡期间文学活动的意义。元好问在宜阳三乡的这段经历虽短,但却是其正式走向诗坛的开始,是其为诗坛所接受认可的开始,也是其风格和理论形成的开始。元好问在三乡期间对历代诗论进行了系统梳理,辑成《锦机》一书,镕铸百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主张,并在《论诗三十首》中得以体现,那就是追求豪放雄健与清新自然的统一。这对于整个金代晚期的诗坛有着重要的影响,使其出现了中国文学史上少有的现象:末世诗歌却无衰飒凄惨之音,而是悲歌中兼具壮音。中国文学史上以诗论诗的文学评论方式,也由此达到了顶峰,对后世诗歌评论有着重要影响。二是元好问晚年整理金源文献之功。元好问晚年隐居不仕,以“国可灭、史不可亡”的自觉意识,倾心于搜集、整理金代历史资料,编成《壬辰杂编》等史料。同时,又以“以文存史”“以诗存史”的独特眼光,搜集整理金代作家的诗文作品,编成《中州集》。金源一代文学作品,赖此得以保存。同时,他还以“以碑传存史”的自觉意识,为当时文人创作了大量的碑志传记,出现了“四方碑版铭志尽趋其门”的现象。元好问保存一代文献、传承一代文脉的作法,充分体现出作为文坛宗主的历史责任感,对今天的学者和学生均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中州集》命名的内涵。元好问是鲜卑族诗人、金代又是女真族建立的国家,他以《中州集》命名金代文学总集,将金代称为“中州”,具有鲜明的中原文化正统意识,这对今天我们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扈院长的讲话得到了一致的认可。扈院长还表示,学院将深入宣传元好问作为诗人、学者对于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历史文献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并继续加强与各界的合作,挖掘、彰显、传承河洛文化,共同为保护、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