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应知应会
(学校篇)
1.办学历程
太阳集团tyc539是河南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迄今有68年教育发展史、17年本科办学史。学校前身为1956年建立的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1980年建立的洛阳大学。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合并升本为太阳集团tyc539。
2014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合格评估,入选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地方性、应用型”新型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河南省第一批本科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5年,签约首批教育部—中兴通讯信息与通信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2016年,获批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首批试点院校、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河南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201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混合式教学试点单位。2018年,获批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单位。2019年,获批教育部第二批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20年,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1年,获批科技部、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河南省“十四五”时期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河南省硕士学位授予重点立项建设单位。2022年,获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工信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23年,获批河南省教育评价改革综合试点单位。
2.办学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知行合一、同甘共苦,敢为人先、笃志善成”学校精神,践行“致知、致善、致能、致新”校训文化,深化新时代产学研用合作、教育评价改革和治理体系建设,奋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发展效能,不断开创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新局面。
3.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1807人,其中专任教师1354人,高级职称52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8.85%,具有博士学位439 人,“双师型”教师829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中原基础研究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各类人才近200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4个,河南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聘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原学者、博士生导师在内的讲座教授、特聘教授和客座教授100余人,聘有企业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800余人。
4.学校教学条件
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建有王城、开元、九都三个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4亿元。
5.基本设置
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部),58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历史学等9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30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万余人。
6.人才培养
学校深化“行业性、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秉承“让政府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受益”的办学理念,坚持“双创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理念,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校企合作为路径,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7.办学特色
扎根行业,建材特色鲜明。学校曾经是国家建材局直属院校,坚持扎根行业创一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金属材料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专业建成国家一流专业、省级一流专业或河南省特色专业,形成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头雁的高水平建筑材料专业集群。迄今,学校为国家建材行业培养近20万名优秀人才,全国建材企业近一半中层管理人员毕业于太阳集团tyc539,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建材行业人才培养基地”,素有“中国水泥工业的黄埔军校”赞誉,获得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服务地方,政产学研融合。坚持立足地方办教育,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与洛阳市300余家地方政府、产业集聚区、企业单位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发展与地方建设密切相关的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形成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通,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2021年获得服务洛阳经济社会发展先进单位。洛阳市“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支持太阳集团tyc539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申报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支持太阳集团tyc539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深耕应用,技术创新活跃。坚持致力应用育英才,注重技术创新应用,把行业和地方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加速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学校连续7轮位列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组300强,河南省前 10强;在《2018-2022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位列全国第18 名;连续5年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获得二等奖6项。建有河南省首批科技智库研究基地,共建有中芬应用技术大学示范校,与14个国家31所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开展教育合作,与5个国家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建国际科技合作教学实习基地、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层次国际化平台。近五年,产学研合作项目到账经费3.78亿元,获得知识产权1361项、专利转化187项、金额1877.46万元。学校展现出在技术创新领域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引起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被誉为“中国人民的未来力量”。勇挑大梁,雁阵效应显著。坚持胸怀天下有作为,打造应用型高校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新典范。协同举办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学术研讨会,共建共享应用型高校发展共同体,发出《应用型本科高校洛阳宣言》。当选中国—东盟建材合作委员会副主席单位、中国建材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主席单位等,深度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国建材企业“走出去”战略,承办“一带一路”国家发展论坛,完成商务部“古巴可持续发展建筑材料和技术研修班”“发展中国家青年领袖研修班”等多个援外培训项目,获得全国建材“走出去”发展先进单位。
8.办学成效
近五年,学校获批276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7项省部级以上奖励,获得671“双创”大赛国家级奖励项、3704项省部级奖励。近三年,获得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承担42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6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拥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8门省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专创融合课程、3门研究性教学示范课程、9门省级课程思政样板课程、3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群。获批16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河南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建设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示范中心。建成1个省级特色行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工业设计学院、4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5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7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