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科建设 > 省级重点学科 > 正文

岩土工程重点学科简介

作者:科技处   时间:2018-07-02 查看:

1、学科简介

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学科是河南省重点学科,学科现有学术骨干15人,其中教授4人,博士11人,博士生指导教师2名,硕士生指导教师1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名,“新世纪百千万人选工程”国家级人选1名,河南省学术带头人3名,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名,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是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有较高学术造诣的研究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岩土工程学科累计引进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20余项,省级以上科研奖励7项,SCI/EI/ISTP收录论文50多篇。相关实验室面积4358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1032.4万人民币,其中大型仪器设备600多万元。

“岩土工程”学科与土木工程学院“河南省隧道与地下工程院士工作站”相互依托,共同发展。在王梦恕和顾金才院士的带领下,本学科与中铁隧道集团、中铁十五局集团、总参工程兵科研三所以及盾构与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发展新模式。在岩土力学特性和施工行为、岩土和隧道施工理论与技术、钻爆法和盾构法开挖机理及关键技术等方面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2、学科组成员及基本情况

本学科各研究方向学术骨干梯队情况

研究方向名称

姓名

出生

年月

最后学位

或学历

专业技术职务

目前指导

研究生数

在研项目数

在研经费

总数(万元)

备注

博士

硕士

岩土工程性质及多场耦合作用

丁梧秀

1970.6

博士

教授


2

3

111

F

高富强

1980.10

博士

副教授



2

25


锁利军

1975.1

博士

副教授



2



郭 力

1980.10

博士

讲师



2



刘翠然

1976.4

硕士

讲师



1



人员总数小计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1

2

4

1


岩土与地下工程稳定性及支护结构

王新武

1971.07

博士

教授

2

1

4

88

F

孙 犁

1961.11

学士

教授



1



郭进军

1973.7

硕士

副教授



2

22


童怀峰

1974.12

博士

讲师



1



貟英伟

1979.8

博士

副教授



1



人员总数小计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2

2

3

1


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

杨小林

1963.12

博士

教授

1

5

4

230

F

王晓强

1976.7

硕士

讲师



1

360


谢 冰

1978.2

博士

副教授



2

1


何朋立

1976.9

博士

讲师



1

1


黄 强

1976.5

博士

副教授



3

5


人员总数小计

教授

副教授

博士

硕士


1

2

4

2


3、学科组部分成果展示

部分科研立项:

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性能和品质提升技术子课题-混凝土界面的改善情况与原始裂纹控制,项目负责人:杨小林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强弱轴空间半刚性粱柱连接受力模型的建立与抗震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新武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MHC耦合腐蚀下龙门石窟灰岩细观结构损伤机理及抗腐蚀试验研究,项目负责人:丁梧秀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冲力力学性能及损伤特性研究,项目负责人:高富强

5、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计划,风化及渗水侵蚀下龙门石窟灰岩细观结构损伤机理及抗侵蚀试验研究,项目负责人:丁梧秀

6、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杰出青年计划,空间半刚性梁柱连接抗震性能研究及应用,项目负责人:王新武

7、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抗火性能试验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新武

8、河南省基础前沿课题,T型钢连接梁柱组合节点受力性能研究,项目负责人:王新武

9、河南省基础前沿课题,基于FBG传感技术的高性能混凝土早期自收缩发展规律的实验研究,项目负责人:贠英伟

10、河南省科技攻关课题,高边坡下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郭进军

部分科研奖励:

1、高寒高原地区特长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12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杨小林(6)

2、剖分T型钢梁柱连接受力性能研究及应用,2011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新武(1)

3、工程岩体弹性波的动力学应用研究,2009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丁梧秀(1)

4、半刚性连接空间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2008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新武(1)

5、多孔混凝土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2012年度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锁利军(1)

6、精确制导武器打击下人防工程新型结构型式研究,2010年度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王新武(7)

7、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研究,2009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孙犁(1)

8、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有限元分析和研究,2007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王新武(1)

9、隧道围岩的冲击力学特性及管棚支护监测,2015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高富强(1)

10、半刚性连接抗火性能研究及应用,2007年度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王新武(2)

4、学科带头人基本情况

王新武

王新武,男,汉族,1971年7月生,河南偃师人,民主同盟会盟员,博士后,教授,武汉理工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1989-93郑州工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1997-2003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1993-至今,太阳集团tyc539任教,任土木系主任。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洛阳市第7届优秀专家。任河南省土木工程学会金属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钢结构协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土木工程学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委员会理事,中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协会会员。

长期从事结构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致力于为钢结构理论与计算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主持河南省高校新世纪创新优秀人才计划项目,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863项目子项目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被EI、ISTP收录16篇,出版教材4部。作为主持人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主讲的课程《钢结构》2011年被列为省级精品课程。

丁梧秀

丁梧秀,女,1970年4月生,中共党员,教授,博士。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洛阳市优秀专家,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计划、河南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

199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97年获兰州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力学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现于太阳集团tyc539工作,担任学科建设处处长。

近五年来主持和参与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CB412704)“地质体的多场耦合效应和冻融灾害及其对工程稳定性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073)“MHC耦合腐蚀下龙门石窟灰岩细观结构损伤机理及抗腐蚀试验研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872209)“化学溶液渗透作用下裂隙花岗岩的蠕变行为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187)“水化学循环条件下滑带土的化学-渗流-力学耦合特性与理论模型研究”。

杨小林

杨小林,男,49岁,教授,博士生导师,“新世纪百千万人选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煤炭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常务理事、河南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河南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

1999年获得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2001年从北京交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现任太阳集团tyc539院长。2000以来,共主持和参与完成课题3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铁道部重点攻关项目、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等。完成的“大型工业建构筑物的爆破拆除技术”、“矿岩爆破块度的预测与控制”课题,分别获得了2003和2000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主持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体爆破作用及裂纹扩展机理研究”、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岩石爆破损伤理论及爆破危害控制研究”,初步建立了煤岩体的爆破损伤理论;参与完成了渝怀铁路圆梁山岩溶隧道、青藏铁路风火山冻土隧道、关角高地应力断裂带隧道等高难度的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共发表了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论文被EI收录,合作出版了专著3部。

5、相关图片

(1) 结构实验中心

(2) 结构实验室

DSC_8825

(3) 研发中心签约

(4) 人才培养1

(5) 人才培养2

(6)定向断裂爆破聚能管

(7)超长管棚变形测试装置

(8)偏压隧道施工

(9)专利

36应力-水流-化学耦合的岩石破裂过程细观力学加载系统 35含水古木构件脱水定形过程中水的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04

    (10)学术交流

201442510144737

               顾金才院士学术报告 徐有林教授学术报告 梁斌教授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