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等一系列要求,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正、业务强”的教师队伍,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近年来不断拓展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新内涵,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切实加强和提升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水平。
一、党风带教风,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对教职工的引领作用
(一)坚持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教师理想信念
学院党委不断推进“两学一做”教育常态化,认真落实好中心组学习、周四师生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制度,组织好教工党员使用“学习强国”,把政治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定期组织教职工参观洛八办、洛阳廉政教育基地、刘少奇旧居等活动,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不断强化师德师风。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坚持对教师培训教育和听课制度,使广大教师把握好“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原则。
(二)开展课程思政,引导教师德融课堂
学院鼓励教职工将政治理论学习成果引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以致用。学院党委主动邀请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课百人巡讲团”成员为全院教学骨干做课程思政的专题讲座。积极发动党员教师申报课程思政课题,其中应用化学专业承担《专业导论》课程融入“绿色化学”和“美丽中国”元素,获得校级课程思政专项建设项目立项。充分发挥教工党支部在课程思政研究的主体作用,教工五支部(基础化学教研室)多次开展“盐溶于汤,德融课堂”为主题的主题党日活动,全体教职工共同探讨在基础化学课程当中如何更好地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
(三)严把入口关,确保教师政治合格
学院制定了《环境工程与化学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考核工作流程》,严格入职环节和程序。对于前来应聘的博士,在常规的讲课和面试环节外,增设一个与党委书记政审谈话的环节,充分了解应聘人员的背景和政治倾向。2019年在与一位应聘博士谈话过程中,发现他心理疾病严重且有宗教信仰。在向学院党委会汇报后,班子认为这位博士不适合当教师,做出了不予录用的决定。
二、骨干教师传帮带,充分发挥先进群体对教职工的示范作用
(一)教师结对“1+1”帮扶,言传身教做贴心人
学院出台《青年教师培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从2019年起为每位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安排一名骨干教师结对子。2019年新入职的10名青年教师获得帮扶。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骨干教师要在教学、科研和学生服务等工作上对他们进行指导帮助。这些老教师们将用严谨的治学态度、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来影响和塑造青年教师。学院还组织新入职青年教师进行教师宣誓,通过庄严的仪式感染青年教师。
(二)选树先进典型,榜样示范做引路人
对获得河南省创新教学大赛特等奖和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张浩玉,学院组织开展了《特等奖背后的故事》专访。对科研育人成效突出的教师杨瑞先编发了《培育科研助理 孵化创新人才》专访。对在国际TOP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赵丹教师事迹推送到学校网上进行宣传。广泛宣传校级最美教师邵建伟、就业先进辅导员李海涛和葛晓燕的事迹。学院充分宣传优秀教师典型的感人事迹,以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教育人、带动人,引导广大教师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岗位工作中的生动实践。
(三)教授凝练团队,率先垂范做摆渡人
学院围绕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的3个学术方向,分别组织系列“学术沙龙”,研讨活动由三个方向的教授主持,青年教师骨干和新入职的青年博士参加研讨。在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凝练学术团队建设的同时,老教授们用自己的言行身教,谆谆教诲,真真切切地让青年教师充分领略师德魅力、气质风范,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助力教师成长,充分发挥实践竞赛对教职工的促进作用
(一)组织教师社会实践,培养教师时代担当和家国情怀
环境工程系的田文杰老师,志愿为对口扶贫的五岳沟村提供农村水冲厕改造技术服务,并多次参与学校援建“水冲式公共厕所”建设工作。应用化学系的王永刚老师,利用精细化工专业特长,在疫情防控期间自费购置近2万元的化工原料,为学校制备了一批抑菌洗手液。生物工程系的舒友菊老师作为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多次参与洛宁县的甘薯杂粮体系的科技帮扶,助力疫情防控期间的春季耕种。吴长航、王小庆和黄向东等老师带领大学生顶着烈日,深入城乡基层,开展《洛阳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秸秆“适地性”资源化利用途径调研》、《赴宜阳县农村调查环境污染和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等多个暑期社会调研。广大教师学习致用,贴近社会实际,很好地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二)举办教师说课大赛,业务能力和思想素质同步提升
学院连续多年举办“最美教案”评比、教师说课比赛等活动。在说课大赛中,参赛教师需要选取1门主讲课程,按照OBE教育理念进行说明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的设计组织、学情分析和教学创新。在组织教学内容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按照课程思政要求,把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专业教学,实现课程育人要求。多年的积累获得了突出成果,2019年11月,我院生物工程系的张浩玉老师,经过初赛、复赛和决赛的层层选拔,斩获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工科组特等奖的骄人成绩。
(三)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引导教师“知行合一”学做互进
学院主动对接浙江杭州湾工业园区,组织化工类专业的教师赴浙江上虞的5家化工生物企业,开展2019年暑期工程实践锻炼。老师们冒着酷暑,深入生产一线,学习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感受良多,收获颇丰。教工一支部(应用化学系)积极响应学院党委号召,组织党员教工开展化工实训实验室的岗位技能培训。该活动获校2018年度优秀党日活动三等奖。在课余时间组织开展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已经成为增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有效途径。
四、搭建师生联系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对教职工的培养作用
(一)坚持开展“新生学业导师”活动,扶持新生走一程
新生入学季,学院每名教师都需要联系7-8名新生。在随后的4年时间里,教师们要走进班级、走进宿舍、走进学生,负责对学生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学业规划指导、职业发展规划、就业指导和考研咨询等工作,有效实现教师和学生联系的全覆盖。2018年,实验中心的刘萍老师带了一名来自福建的新生。这个学生家庭贫困,而且患有甲状腺疾病,不能吃食堂大锅菜里的碘盐食物,只能自购无碘盐,吃单锅小灶,可是这笔支出对学生来说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为了更好地帮助这名学生,刘萍老师主动联系,为学生联系了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解决了学生经济上的后顾之忧。
(二)有效实施“大学生科研助理”计划,科研工作反哺育人
学院积极倡导专业教师利用在研科技项目,从2018年开始鼓励教师招募本科生担任科研助理,协助教师完成一些较为简单科研任务。目前学院有170余名在校本科生正在参与40名教师的48个在研项目。生物工程系的杨瑞先老师所带的学生科研团队,在她的悉心指导下近两年在SCI和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4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学术论文4篇,获得“首届河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宋根娣、曲洋、王祖华3位教师各指导学生发表1篇论文;彭传云和学生共同申请专利2项。其中,杨瑞先博士和她的学生科研团队事迹在学校官网和公众号上进行了宣传报导。
(三)推进开设“青椒讲坛”,教风学风紧密结合
学院在2020年春季学期启动“青椒讲坛”, 每场讲座邀请一名优秀青年教师为学生开展学术讲座。讲座围绕本专业的学术前沿、国际视野、科研方法、科研文化、学术道德、学术诚信等内容与大学生开展交流研讨,旨在发挥青年教师在学生学术科研上的引导作用,营造学院浓厚学术氛围。增进师生交流互动,拓展学生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科研热情,提升学生投身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期由环境工程系的青年博士何玉远老师担纲。正值疫情期间,他通过“云讲堂”,与近百名学生云端连线,做了一场题为“生物质炭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的讲座,反响强烈,收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