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绽芬芳哺新蕊——记我校市级“三八红旗手”获得者王淑珍博士
作者: wx 发布于:2015-06-29 点击量:
此时的理工,草长莺飞,百花争鸣。在公共教学楼的一间教室里,一位老师静静地在中间过道上移动,用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观察着学生,不时指出学生错误的地方,在学生实在难以理解的地方,她会走到讲桌前将知识详细地再讲一遍。她就是我校洛阳市“三八红旗手”获得者、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淑珍博士。
机械专业毕业的她一直相信严师才能出高徒,一如她在进行科学研究时的严谨,她对待学生也总是很严格,学生们在她的严格要求下一步步成才成人。她说学生的成长决定老师的价值,因此她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每一个学生的培养都倾注了她如雨的汗水,她衷心地希望每一个学生在毕业后都能有一个圆满的新生活。
在她的眼中,学习是大学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学生们在大学的黄金时期就应该像海绵一样不断的汲取水分,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完善自己。因此,作为副院长的她对于那些因为特殊原因而缺课的学生非常重视,经常放弃休息的时间找旷课的学生谈话。对于缺课非常严重的学生,她还要求学生写承诺书,要求学生期末考试不能挂科。
在教学中,她不但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她相信现代的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引导辅助作用。座无虚席的教室里,多媒体屏幕在学生的控制下不停的闪烁变动,一个略显紧张的声音随着屏幕的变动讲述着屏幕上的内容,而在台下,一位老师静静地坐着,脸上带着一丝笑容,用饱含鼓励的眼神望着有些紧张的学生,不时低头用笔在纸上记录着什么。这样的情形每学期都会在她的课堂上出现,她说新时期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四有”,既要有知识有能力,更要有创新的思维和团队的意识。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她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上课除以课堂讲授为主外,穿插了体验式、讨论式、提问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增加了师生互动。她结合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在她的课堂上经常见到的是激烈的讨论,旷课的学生少了,低头玩手机的学生少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上她的课总是带着一份期望,一份享受。
二十年为人师表,解疑答惑,传授知识;二十年呕心沥血,育其成人,引之正道。她始终牢记着理工学院的“博学、敬业、身正、严谨”的教风,让学生沐浴在开放包容的校风当中,使学生既在能力上成才,更在思想上成人。在无数个四年的时间里,她打磨出一颗颗闪亮的钻石,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她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付出,无数个夜晚的灯光下,她埋头工作的背影随着星光的移动越来越长,只为明天学生上课及时的拿到作业本,两鬓的几丝白发见证了她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但是刻在心灵上的名字必定能够真正永存。她用一只粉笔耕耘在三尺讲台上,用师表言行感染学生,弘扬师德。在严厉的背后是一颗真诚的心,她在入学时播下了一颗灵魂的种子,用了四年的时间塑造打磨。在这四年里,她不断地用信任和鼓励灌溉滋润,最终让种子萌芽、开花、结果,撑起一片天空。
她说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缺乏自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她非常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她的心中,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老师应该把学生教育成有责任心、敢担当的人。繁星争辉夜静寂,柳絮飞舞夜风起。忙碌了一天的她刚刚进入了梦乡,忽然,一阵急切的铃声打破了夜晚的寂静,也惊醒了沉睡中的她。她接过了电话,一个无比沮丧的声音传入耳中,他的一个学生说自己正在房顶上,这一句话就让她的睡意全无,细心的她并没有将心中不好的念头说出来,而且耐心详细地向学生询问情况。经过一番详细的询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学生感情受挫,毕业设计又没做好,再加上本身就比较内向,一下子对前途失去了信心。她了解了情况后,对学生进行了一番耐心的劝导,既在学习上告诉他应对的一些技巧,也在感情上开导他放宽心。在这个学生即将毕业的那段时间,她对这个学生进行了重点的辅导,帮助这个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设计,找回了对人生的自信。
她认为学生在大学的这段时间里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所以她时常教导她的学生要有自控能力,能够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要增强自身能力的锻炼。就这样在每天的接触中,学生们感受到她严厉背后的浓浓关爱之情。她用真诚的爱,唤醒了学生的迷茫,哺育了学生的自信,点燃了学生的青春。
斗转星移,埋首著书搞科研;寒来暑往,教书育人谱华章。她还年轻,因为还有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即将聆听她的教诲,她的杏坛之路还很长;她又已经不再年轻,因为不知何时粉笔染白了她的双鬓,皱纹爬上了她的脸庞,将人生奉献给了这三尺讲台。
宽严相济护学子,因材施教育栋梁,她无疑是一个好园丁。时间的脚步总是不知不觉地向前走,在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里,她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很快,曾经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似乎还在眼前,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难忘。
在现如今如此险峻的就业形势下,学生们在学习的时候总是很难静下心来,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在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她多次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向学生分析专业的前景和就业的方向,并且不断地给学生打气加油,帮助学生找回对人生的信心和前进方向。她的学生有很多都在毕业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另外有一些选择了继续深造在科研的道路上继续前进,甚至还有一些受到她的影响在毕业后选择走上讲台,教书育人。
她喜欢学习和钻研,并乐在其中。她觉得,书上奇奇怪怪的符号在她的眼中就像是一个个跳动的精灵,每一次的跳动都在她的脑海中造成思想上的激烈碰撞,产生灵感的火花。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完成人,她完成了“长行程三维纳米驱动系统的研究开发”等9项科研课题,并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科研项目鉴定,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她先后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项,洛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与此同时,她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获河南省第二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在2007年获得了洛阳市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称号。当她已经取得了这些其他人难以追赶的成就时,她却依然抱着一个平常心,她说她只是所有教师中最普通的一员。就这样,她始终怀抱着一颗平常心教书育人,送走一届又一届毕业生,又迎来一批又一批带着期望而来的知识的求学者。
她把青春奉献给了教育,奉献给了学生,正在演绎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故事。在科研上,她是机器前的工程师,严谨治学搞科研;在教育上,她是灵魂上的工程师,矢志不渝育栋梁。以德育人,以才育人,以爱育人,她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房,用满腹的真情播种希望、播种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