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路透社所公布的年度欧洲最具创新力的大学排名榜单,德国高校有23所大学上榜,数量位居欧洲首位,证明其高等教育整体在前沿科技、技术发明及行业探索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探索实力。在科技水平基础实力强劲的前提下,德国更为注重通过应用型高等教育来支撑及拓展其在未来工业化、智能化、前沿化阶段中的优势产业地位。而将其具有优势的应用型大学打造成为创新科技转化链上的核心要素,也是当代德国科技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创新高校(Innovative Hochschule)计划”以其所特有的“研-产-服”目标结构,具有德国未来工业化高等教育框架的模型特征,其理念、过程、价值体系和框架结构,都可以被用来指导德国高等教育与产业实体的知识技术转化和发展。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等一系列有关创新及国力发展的问题。作为未来应用型大学主体,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具有充分的教学实践基础和政策导向优势,然而也面临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科研能力亟需加强、社会服务功能有所欠缺的不足。在此背景下,通过分析和展望德国创新高校计划,为我国具有应用型高校特点的新建本科院校提供人才培养、“研-产”转化、“产-服”融合等方面的参考,最终在确定应用型高校的功能定位及发展趋势上体现该计划的借鉴价值。
一、新时代创新背景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价值及功能嬗变
一、新时代创新背景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价值及功能嬗变
就德国国家顶层设计层面的创新理念而言,时任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部长约翰娜·万卡(Johanna Wanka)指出当前德国具有在“现有优越的社会和高校前提条件及环境下,打造其自身作为世界第一梯队的顶尖创新科技研究地位”,而其中“网络化合作与联结”是创新计划的核心,其实现过程是基于研究成果与社会及经济的相互交流及置换过程中,通过转化为创新产品、服务和应用而逐步完成的。相较于以往的创新概念,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在科技发展新时代语境下为创新的赋值,是立足于其在促进国内经济繁荣、保障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等层面展开的,其着力点不再限于关注和打造单一主体结构,而更为注重凝聚和打通社会各项创新元素,包括激活院校智慧、企业产能、民众潜力等,从而形成网络化创新体系,实现真正的协同发展与共同提升。该新时代创新价值体系就对包括应用型高校在内的创新要素,奠定了更为迫切的合作化、服务化和整体化的需求导向和应然价值。
该创新价值域的最终落脚点和着眼点主要针对“思想、知识和技术”的转化,来完成高校所应肩负的“第三项职能”。在新时代语境下,该职能含义已使得德国应用型大学从泛化的“服务社会”,具象化为以其具备的术业研发、技工培养、经济增效、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和实力,来完成高校创意和科技成果向企业高端产品的迅速转化;同时又能从供给侧入手,立足地区实际,从源头上加强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有效衔接,最终系统性地解决当地民众对于技术能力的需求和面对现代智能手段所产生的各种生活问题,从而巩固高校在地方创新结构化体系中的知识战略主导地位。通过这一角色任务的设定及规划,德国一方面在教育层面再次稳固和完善该类高校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色,另一方面又从人才培养体系上充分激发和演化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区域科技网络结构,使其成为地区创新链上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因素。如图1所示,从应然层面上,当前德国教育研究界将创新、转化、应用型大学及高校“第三项职能”从理论价值及现实功效方面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和搭建,从而形成完整的关系链整体。各组成部分最终所统一指向的就是德国国家科技的创新实力和可持续增强的人才动力,而在其中作为主要途径和链接结点的就是该“创新高校计划”。
一、新时代创新背景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价值及功能嬗变
二、德国创新高校计划的概念内涵及目标框架
德国创新高校计划是由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共同发起,面向全德国范围内应用型和专业型高校而开展的一项旨在推动创新转化的研究与产业发展项目。2016年6月16日,根据“德国大学推进研究性思想、知识和技术转化基本法”(即“创新高校法”)第91b条第1款内容,联邦政府与州政府批准了针对该计划的联合行政协议,从而在法律层面为该创新高校计划现实实施提供了外部保障,标志着该计划在法律和行政框架下的合规启动。同时计划设定在2018—2022年首轮资助的五年期间,以单一高校作为申请主体的项目每年可获得200万欧元及以上的资助,而以联盟形式成立的高校集群每年可申请高达300万欧元及以上的项目资助。而该项目并非终身制,第二轮项目资格筛选将在2021—2022年进行,第一轮入选项目和未参与过该计划的项目都可以参与申请,而申请通过专家委员会评审的项目将会在第二个五年项目资助期即2023—2027年获得相应资金支持。德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为这两轮项目共提供总额达5.5亿欧元的经费支持,并各自按照9∶1的比例提供资金保障,资助金额从2018年1月1日起开始拨付。
该创新计划的主要目的由三个层面所组成,如图2所示,其整体目标首先是针对地区高校自身竞争力的增强,即通过“产-研”的相互转化,加强科技知识在高校教学和研究层面的推广和普及,强化高端知识对于高校所带来的学术收益和功能体现,最终升级高校在具体专业方面的研究和转化能力。其次是对企业核心创造力的优化,即“研”的目的在于对“产”的支撑和升级,作为一项国家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创新效果和创造水平一直以来是国际产业竞争的关键所在,因此德国尤为重视通过高技术水平和科研集群来提升各个领域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然而仅仅依赖企业自身通过生产过程来进行自我改善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在效率和水准上满足国家层面和经济部门的成果要求。因此,德国目前所着力推进的主要工业创新模式就是重点利用高校在科研方面的时空、设备、信息、人才等巨大资源,充分协调企业和高校尤其是应用型大学之间的成果转化。以上“研-产”两方面的最终落脚点是“服”,即重点关注和服务于社会的有关创新价值的需求。在项目申请、准备和实施的过程中,德国自上而下始终强调该计划投资对于普通民众的效果和价值,因而在“研-产-服”的整体转化和创新过程中,各个项目更为强调对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产业技术及科研追求的服务能力,从普通市民的知识需求层面来满足个体科技技能的增强和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一、新时代创新背景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价值及功能嬗变
三、德国创新高校计划的参与主体特征及审核指标体系
(一)参与创新高校计划的院校主体特征
在明确的“第三项职能”目标导向的作用下,德国创新高校计划更为重视参与项目的院校主体性质和资质,在数量、类型、规模、基础等方面对于参与院校都有一定的前提要求和严格的筛选机制。该计划首轮项目评选于2017年夏启动,通过独立专家委员会的评审,最终于2017年7月4日评选出19个单一高校为主体的独立创新项目和10个高校联盟为主体的联合创新项目。这29项首轮资助和扶持的项目主体涵盖了35 所应用型大学、12所综合型大学和师范大学、1所艺术类大学等48所高校。
为了使计划的实施更具有针对性和系统性,该计划对申请对象按照参与数量进行了单一和集群的类别划分,同时对于主体资格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该计划主要鼓励有基金资助和国家认可的公立应用型大学或中小型大学作为单一主体进行项目申请,或者可以在一所大学作为协调机构的背景下,若干所大学形成学术集群按照联合体结构来申请。科技和经济等偏技术型项目采取属地就近原则,根据本地区切实需求按照团队或个体形式进行计划架构的创设;而对于社会和文化等偏人文性项目则鼓励并支持跨区域协作和融合,从而推动各个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充分发挥。该计划虽然支持一定的国际合作,例如国外高校或企业作为科研伙伴共同参与相关项目的研发,但却明确强调对于国外参与机构不提供任何经费资助。因此从申请范围而言,该计划已经将科研创新和项目转化的主体限定为国内应用型类属的单一高校或高校集群,主要为发展本国科技顶端的学术资源和研发结构,搭建内部体系化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该计划还制定了保障高校基本科研创新功能的相关措施。不论何种申请形式或范围,在高校与商业性质的企业和公司、非营利组织和协会、或非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联合推动的框架下,任何项目都应保证应用型大学作为项目主体至少获得总资助款项的70%作为研发和服务经费。这也说明在项目中奠定基本功能和发挥整体作用的仍然是各个应用型大学,其对于项目最终的成效及影响负有决定性的责任比例,从而在项目发端阶段就明确了权利主体和问责对象,保证了责权分明和任务得当。
(二)创新高校计划的审核指标体系建设
该计划的项目申请需要在正式且严格的评选过程中获得通过,才能最终得到立项和实施。主导甄选和审核流程的专家委员会,是由德国科学评议会和德意志科学基金赞助者联合会所选拔的18名专家组成。委员会中的12位是来自于科技、经济、工业、社会和高等教育等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包括专业教授和企业负责人等;2位是德国联邦政府派出的代表;其余4位则代表地方州政府参与评选。专家比例体现出对于学术和专业人士意见的尊重及肯定,同时在投票过程中也通过将联邦政府代表的投票权翻倍,而尽量使得各方权利均衡化和全面化。专家委员会有权根据德国科学理事会和德意志科学基金赞助者联合会的咨询建议,独立设立评估程序和指标体系,其审核标准主要涵盖如表2所示的九个方面。
从以上标准可以看出,每个项目流程的设计理念和预期效果都需要在审核阶段进行清晰且准确的展示和构建,从而满足专家委员会对于项目的合格标准认定。同时,该标准的另一特色在于审查框架和流程的制度化及规范化,包括要求项目申请主体以前期合作伙伴的书面证明形式,来论证自身在共同体协作模式下的业务能力和所取得的经验成果;以及相比于项目申请的资金总额,审查标准更为侧重预算框架下的经费额度对于预期结果的实现可能及信效度等。
此外,在后续建设阶段,获得核准予以资助的项目,除了要根据计划完成相应的创新科技活动及转化应用需求之外,还需要在获得资助期间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包括接受专家委员的过程性评估和检查;参与科技活动交流和研发经验分享;为提升地方人才科技实力为目的的创业发展活动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等。同时在每轮项目建设到期时,将会由联邦和各州委托独立机构对于项目执行的成效和结果进行检查及评估,而各个项目主体须按照评估方要求提供准确、完整且保密的核心数据和成果展示。这就表明项目的审核最终通过管控项目后续进行中的过程质量及最后的成果校验,形成指标体系的闭环管理,完成对各个项目从确立到进行直至最终结束的整套监督和审查。
一、新时代创新背景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价值及功能嬗变
四、德国创新高校计划特征项目的运行模式
虽然该计划第一批资助的29个项目在战略导向上各有侧重,然而从总体而言,其方向重点和现实聚焦都集中在创新技术和前沿成果的顺利转化,以及为地区个体提供创意空间和构建社区科技能力服务提升等方面,因此在整体实施中其转化和服务特色较为鲜明,具有较为同质化的过程属性。同时由于各个项目主体院校的地理位置、区域特点、功能定位、结构诉求等有所差异,因而在具体的项目落地中又有一定的个性化呈现。本研究主要选取科堡应用型大学所负责且主导的CREAPOLIS项目作为特征项目,展现其理念构建、流程体现及框架模型等相关结构特征和脉络体系,来具体分析和观察德国创新高校计划在微观层面的实现步骤。
(一)特征项目的基本情况
始建于1814年的科堡应用型大学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北部的佛朗克地区,拥有设计、社会工作与健康,科技和经济等学科方向。由于该校在应用健康、生物分析、集成产品、模型制造、传感器和自动化等方面有较为成熟的教学和科研交流经验及水平,因此在本次创新高校计划中,其所申请的CREAPOLIS创新项目中获得了由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BMBF)和德国科学联席会(GWK)提供的650万欧元资金扶持,旨在促进其在2018—2022年第一轮项目建设期间的创新平台建设。该项目的申请主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针对科堡当地的科技应用水平提升而创设的创新型科技转化技术平台模型;其次是在此模型基础上构建的高校、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关系网络,保证三者之间的互联互通,并能随时进行正向和逆向的转化及迁移;最后着眼于高校自身科研实力、教学能力、社会服务水平、地区影响力等相关定位和功能的均衡稳定及充分体现。该项目所呈现的整体功能较为完备,且具有相当程度的前沿性、成熟度和面向性,因而有较为显著的个案借鉴及参考价值。
(二)特征项目的构造理念及现实功能
CREAPOLIS项目的构造理念主要集中于高校科研、企业生产和市民服务等三项主体因素之间的功能凸显和转化,尤其强调这三者之间的联结功能、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之间的支持功能,以及高校科研和市民服务之间的创造功能。其中,高校科研的能力发挥和现实影响居于主体地位,并具有连接和维系其他两者功能实现的关键作用。就承担该项目的主体高校即科堡应用型大学而言,其优势及特色专业在于生物健康和工业制造等两个方面。因此该校在项目的理念构造阶段,就着力强调通过自身这两项学科集群的吸引力和创造力,在生命健康、生物医疗、模型锻造、模拟传感、自控技术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和产业制造等先进技术手段层面,聚拢企业和社区的相关产业链和受众人群。
在明晰了主旨并确定了内容之后,项目需要从现实操作层面将高校的高深知识、创新技术、先进理念和人才优势向企业和社区进行转化,即完成“产”和“服”两大转化功能。就CREAPOLIS项目而言,其“研-产-服”转化路径的实质在于打造技术转化和知识创新平台,重点在于构建由大学专业院系、企业产业部门和地区合作机构共同形成的创造空间。针对该项目而言,此空间主要包含地方协同转化社区和企业协同转化中心两个部分。转化功能的实现有赖于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企业组织并开展的编程马拉松、创新马拉松、咖啡头脑风暴等活动,以及城市配合社区所运行的各种科技展览和集会,更为重要的是科堡应用型大学所穿插的专业化学习、研讨会和座谈会等学术纵深形式。
此外根据图3可以发现,CREAPOLIS项目在充分发挥三个组成要素各自特征性和优势化结构功能的同时,其对于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平台架设也具有重要的联结作用。在“研-产-服”的整体结构功能体中,高校科研、企业生产和市民服务三者分别体现了院校、企业和社区这三种元素的现实活动形式,而CREAPOLIS项目通过实现两两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和影响,从而构建了三者之间的联结关系属性;同时,通过技术和产品在现实生产中的交互作用和功能实现,项目将企业生产和高校科研之间彼此链接而打造资金支持、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援的系统功能;高校和社区在项目服务功能的统合下,通过人才培养和智力提升手段使得区域内的科研人员结构和素养更为优化,从而使得二者成为科技革新和社会进步的创造元素,并构成彼此之间的创造链。总体而言,包括CREAPOLIS在内的各项创新计划项目在初始理念上都强调充分发挥高校、企业和社区三者之间的联动功能和交互效应,将各自结构影响和总体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从而完成“研-产-服”的转化理念从宏观到微观的具象化实施。
(三)特征项目的元素构成及运行框架
就CREAPOLIS项目的实施手段而言,其主要依赖包括创意空间在内的两大支柱“协同社区”(COmmunity)和“协同转化中心”(COtransfercenter),分别针对社区服务和企业转化来提供创新和转移平台,将高校研究人员、企业合作工人和社会积极民众通过项目彼此连接。项目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打造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网络沟通和交流空间,并且经由现代信息技术为各个主体元素提供在线服务和实时交互。具体到结构框架层面,如图4所示,CREAPOLIS项目主要由科堡应用型大学、当地企业和产业部门、城市和区域的社区人员群体,以及其他组成等四类成分所共同打造。
首先作为项目的核心元素,科堡应用型大学依据其所具有的包括教授、学生和助教等科研人才红利,为项目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撑和人员保障。该校为此项目组建了包括3名教授专家作为领队、各个专业的资深教授作为成员的核心团队,其主要工作职责除完成项目所要求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外,还包括发挥自身的三项专业素质一级指标,即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感,对项目应用程序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参加贸易展会等创新计划的学术交流活动,其对项目的整体进展和质量保证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团队同时包含五名专职及若干兼职助教所组成的项目服务小组,其主要职责除日常协助项目教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外,还需要加强与企业及社区等合作伙伴的交流,并根据自身专业水平和方向对项目的研发和应用活动进行支持和推动;团队中所包含的学生群体则主要在学习之外,协助科技研发和应用,并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行科研创新。科堡应用型大学的这三类主要项目成员共同致力于成为项目的人才智力来源和科研创新动力,从而保证项目具有高校强有力的智慧支撑。
其次,当地企业和产业部门作为项目的另一主体元素,主要通过企业、行会和职工发挥作用。其一,企业通过充分参与和高校及创新实业之间的科技研讨,不断提升自身与时俱进的科研前沿视野;在与高校和社区进行合作的过程中,企业产业部门则主要通过提供数字和模拟操作工具和空间、针对数字技术开展现场实地教学、搭建创意设计的设备及场地等,完成自身应当发挥的工业化实操作用。其二,地方行会需要准确定位自身的协调和组织功能,召集企业、高校等相关产业创新和转化主体开展高科技研讨会,与地方基层合作共同构建跨企业的创意社区,同时在节庆活动中参与科普及创新活动的组织和筹备。其三,对于企业职工而言,其作为科技研讨的主要成员,基本根植于创意空间的实践操作和技能提升中,将高校的创新型知识充分运用于技术开发和落地,同时与科研人员共同参与创作及实验,并将自身的经验和技能向高校师生和社区民众进行现场展示和教学。
第三,作为CREAPOLIS项目的重要服务对象和组成部分,城市和区域中的文化机构、协会组织及教育体系等社会构成元素,以及普通民众、中小学生所形成的人员群体,共同与科堡应用型大学和当地的企业构成了相互转化和服务关系。其中文化机构所组织和搭建的科学联谊、研讨会、数字联网中心、智能社交网络等,协会组织所创建的创意实验室、合作伙伴的交流和融通、社交媒体的沟通渠道等,以及教育体系所促成的创意教学链接纽带、各级各类教育系统在创意活动中的参与等,都凸显出社区结构及运作模式在项目进行地方科技创新服务和区域创新环境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而作为地区人才资源,普通民众、中小学生等对于项目的参与、支持和推介将会为项目的开展和实施增加外部保障。
最后,其他组成部分包括本地和外地的各级各类院校、研究合作的伙伴组织和协会,以及项目的顾问机构和部门,共同构成了针对项目的计划实施和成效实现所具有保障作用的外部支撑和环境条件。其中,除科堡应用型大学之外的其他本地和外地学校,尤其在高等院校层面,会在地区性常态化交流之外,配合项目需要增强跨区域网络互动,并将各自的科研创新成果通过研讨会、观摩学习等形式进行交流和分享。
截至目前,就CREAPOLIS项目运行所获得的成果而言,其基本按照项目设计之初的理念和初衷,完成了预定的创新计划和活动设定。其中较为具有特色的是在社区民众中的服务功能体现,包括以高校场地和科研特色为依托、以企业和公司经验技术工人为主导的家庭开放日活动,以及3D打印、激光制造、机械设计等主题活动。此外,该项目所着意营造的创意空间、科研工作站等合作形式,为高校科研师生、企业产业工人、社区热心民众等相关专业及业余技术人员提供了充分交流和即时活动的场所及机会,从而使得项目的“研-产-服”特色更趋向于现实性和能动性。总之,该项目的整体运行和效果在高校、企业和社区三维内部元素结构中,以及在跨区域、跨行业的外部环境中都有所表现,并获得较为理想的现实成就。
一、新时代创新背景下德国应用型大学的应然价值及功能嬗变
五、启示与借鉴
截至目前,德国高校创新计划已经完成第一年的资助和支持,通过企业和社区反馈可以发现该项目的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尤其在区域工业转化和服务民众方面都体现出应用型大学不同以往的创新功能和定位。但是由于地区特色明显、专业方向单一、活动内容细化等特征,使得该计划在影响范围、涉及领域和内容广度的有限性,成为了其受到社会和学界质疑的主要方面。然而总体而言,德国创新高校计划的项目依托高校智力资源及社会和企业支持所最终确立的“研-产-服”结构模型,对于整个国家当代及未来创新理念和技能的培育及拓展,具有充分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对当前我国构建创新型高校和社会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凸显应用型高校在创新链上的聚合和联结功能
作为创新高校的逻辑起点和应然价值,新时代的应用型高校所担负的创新功能无法仅由自身实现,而需要通过聚合和联结各个创新元素,形成网络化创新体系来最终完成。因此在创新高校计划的推动下,高校的创新作用需要被重新发掘和认识,并在产业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被赋予更为新颖且完备的任务导向,从而使得高校成为了创新计划和项目的主体,并围绕其自身的科研水平和实力延展出各项与实业部门及社会组织相关联的科研活动和承接载体,从而实现在全国范围内的创新带动和引领功能。因此就我国当前创新需求及理念导向而言,需要自上而下从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企业、社会相关组织、民众、行会等各个环节和元素,形成对创新结构化组织和形态的完备且积极的认识,充分凸显高校在创新链上的主体功能和联动效应,为高校的创新框架提供政策支撑、资源补给、资金配备、人才引入、舆论导引、协同关联等一系列内外部的条件扩容和便利支持。
(二)确立和发挥应用型高校在新时代的第三项职能
我国应用型高校在未来发展模式和特征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可以借鉴德国应用型大学在技术能力、产业创新、工业转化和区域服务方面的特色和作用,以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第三项职能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自身在创新产业和项目方面的能力和效应,从“研-产-服”的角度和宗旨突出自身社会服务和创新转化定位。在具体项目实施过程中,应用型大学应强调与企业实现共享和对接,将一线专家和科研技术人员引入学校进行技术实践支持,同时利用学校现有的教授团队和参与协作的学生群体,在校企交流平台上实现智慧创新型的研讨和共创;对于社会民众的知识学习需求及现代技术兴趣,应用型高校应通过广泛的教育教学手段,立足于民众对技能和知识的接受程度及方式,尽可能扩大知识传播的范围,以“研-服”形式直接积极作用于社区民众的日常生活。
(三)严格保障应用型高校各项目的管理和投入
通过借鉴德国创新高校计划所具备的专家委员会审查制度、准入体系、量化评估等一系列的成果保障及任务指标结构,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院校和企业现实发展状况及需求,对应用型高校的各项目框架做出相应的科学化、整体化、持续化的治理及监管,从而保证各项目结构具有较为合理的目标体系、时间规范、结果预期等。除该计划之外,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还对参与协同创新的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企业提供多元化的资助项目,总的资金支持力度也在不断修正和提升,如在未来十五年期间提供10亿欧元支持学术型博士后推进项目,从而增强创新人才库的可持续发展和后发动力。因此就我国当前对于人才的需求结构而言,也需要以科研转化和服务项目为依托,从团队化发展的维度着手,加大对项目的投入力度并优化资金利用结构来增强对于创新人才的支持和激发效应,保证各项目开展的后续动力和智力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