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他山之石>>正文

常熟理工学院:让高校智力资源真正融入企业发展

更新时间:2019年02月24日 17:45点击次数:字号:T|T

他山之石丨常熟理工学院:让高校智力资源真正融入企业发展

“这几年跟高校合作,产品研发效率明显提升,新产品科技含量高、上市快,竞争力显著增强。”说起与常熟理工学院的产学研合作,江苏航天龙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吴少刚十分兴奋。

就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航天龙梦公司还跟常熟理工学院“工业智能计算团队”合作,同时联合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科龙芯公司等单位,共同申报了一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课题——“自主可控大数据一体化平台”。

 

这种拓展的背后,是常熟理工学院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努力。以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为目标,常熟理工学院从2004年就开始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十年之力实现了从师范院校向理工院校的转型,确立起“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提出“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

“高校要真正融入业界,必须直面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做到与企业‘同频共振’。”常熟理工学院党委书记朱士中表示,高校应在持续提高自身科技服务地方社会发展能力的基础上,加快筛选凝炼科技创新性强,技术关联度高、产业带动性大、辐射影响面广的科技成果,并组织实施转化,让高校智力资源真正融入企业发展。

据统计,截至12月28日,常熟理工学院2018年度与企业共签订横向项目218项,合同经费4725.8314万元。

“深化产教融合,必须要让高校里的智力资源‘动’起来。”校长江作军说。实施校地互动发展战略,推进产教融合,常熟理工学院重视一线实践,更认识到顶层设计的重要,强调通过政策创新,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走进企业、融入企业,在开展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增强科技服务水平,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社会的能力。

在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团队”向来以“务实高效”的科研风格著称,所开展的很多项目都有着不俗业绩。其中同山东维克斯滤清器有限公司合作的“机油滤自动装配生产线”项目,凭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研发技术,让企业由原来生产线上需要12人减少到只需要2人,人员技术要求也相对简化,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倍。“我们所研发的技术,必须要切实做到能够帮助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只有这样,企业才会愿意与我们合作,也才能体现出科技研发的真正价值。”团队负责人杨兰玉博士说。

2016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罗兵博士带领团队与苏州承恩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启动了“稻虾共作”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相结合的技术研发,既能提高生产效益,又能保护生态环境。合作两年多来,实施“稻虾共作”的水稻田由最初的100亩增加到了近400亩,不但优质的稻、虾产品上了当地中小学的餐桌,相关技术还被推广到当地村庄,为地方上的“美丽乡村”建设作出了贡献。“在‘稻虾共作’项目基础上,我们还进一步开展了‘一稻三虾’项目。”罗兵博士说,“提高企业效益,优化生态环境,是我们与企业合作的目标。”

校企间开展产学研合作,既助力企业发展,也让学校科研力量不断提升。几年前,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方舟教授开始与中石油合作“管道全景检测机器人”项目。该项目主要针对长输管道研发设计可进行焊缝缺陷检测的机器人,第一代产品现已应用于中俄原油管道漠大二线,效果显著。这期间由张教授牵头组建的“工业智能计算团队”也成长迅速,包括师生在内已达40多人。团队目前正在研发的第二代机器人产品,将能够应用于市政管道的内壁腐蚀检查以及清淤等,在适用管道类型以及用途上都有了新拓展。

常熟理工学院坚持服务地方,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保证了高校智力资源持续融入地方企业。校企之间的精彩互动,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让常熟理工学院日益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强化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向着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应用型品牌大学建设目标不断迈进。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