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解读 >> 返回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示范校建设专题网>>政策解读>>正文

雷朝滋: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

更新时间:2019年10月30日 14:41点击次数:字号:T|T

 

[摘  要] 在国家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为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转段、升级、换打法。教育部正在组织高校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珠峰计划”“五五计划”,实现重大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为建设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不断奋斗。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70年;高校;科技创新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校科技创新工作从作为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到强化科教结合、深化科教融合,在高校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不断稳固。回望发展历程,高校科技创新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急需,与国家发展相伴相长,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战略力量。
高校科技创新的探索阶段(1949-1976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年8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学校暂行规程》,规定高校的具体任务有“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文学、医术,以期有切合实际需要的发明、著作等成就”。科研成为高校四项主要任务之一。
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工业化发展的迫切需要,20世纪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大力增设和发展冶金、地质、石油、采矿、水利等工科院校和专业,并将沿海地区一些高校整体或部分院系搬迁到内地另行组建新校和新专业。高校形成以“学系—教学研究组”为组织结构,以专业人才培养为中心工作的建设模式。
这一阶段,高校科技创新作为教育教学的有益补充,在经费项目支持严重匮乏的情况下进行了艰难探索。高校科技创新注重解决行业实际问题,与生产建设目标联系紧密,产生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如北京大学作为三个主要完成单位之一,为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平均年龄23岁半的清华大学核能所师生员工完成了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屏蔽式核反应堆”;原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弧形连铸机;原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育成并推广了“碧蚂1号”,被毛泽东同志评价为“一个小麦品种挽救了大半个新中国。”
高校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阶段(1977-1994年)
改革开放之初,科学与技术研究几乎停滞,科技与经济分离、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非常严重。1977年,邓小平同志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中国发展战略的首位。高校正式确立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历史重任,高校科技创新进入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通过《1978 1985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中国迎来了科学的春天,揭开了科技自身快速发展并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幕。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高等教育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重大任务”,要“发挥高等学校学科门类比较齐全,拥有众多教师、研究生和高年级大学生的优势,使高等学校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作出更大贡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布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科技、教育体制模式,明确了高校在科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为进一步放活科研机构,促进多层次、多形式的科研生产横向联合,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1986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1992年,国务院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纲领》。同年,原国家经委、原国家教委、中国科学院共同倡导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1994年,《关于高等学校发展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对高校科技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企业制度、财务和人事管理制度、产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等作了具体规定。这一时期,为促进科技进步,国家还颁布了《科学技术进步法》《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为“鼓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联合与协作”提供法律依据。中央政府还通过实施一系列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高校积极参与科技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
这一阶段,高校对科研和教学的关系认识越发深刻,时任华中工学院院长(现华中科技大学)朱九思先生发表文章《科学研究要走在教学的前面》,提出“科学研究是‘源’,教学则是‘流’”“科学研究也是培养人才的一种重要手段”。高校在产学研合作中的地位逐步由被动拉入转变为主动进入。校办企业如雨后春笋,清华同方、北大方正、浙大网新是其中的佼佼者。高校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大大提高,“汉字信息处理与激光照排系统”“稀土高能效分离”等科学技术成果接连涌现。
高校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阶段(1995-2012年)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愈发重视科技和教育。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1996年,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了未来15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措施,强调着重抓好科教兴农、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研究项目、基础研究体系等重要任务。1997年,国务院批准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通过支持重大项目、优秀人才和重要研究基地等方式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与重点突破,成为我国第一个基础研究专项计划,也开启了高校作为我国基础研究主力军的新篇章。1998年,实施了新世纪(跨世纪)人才、创新团队等人才计划相继推出,对高校改革用人制度、薪酬体系,延揽海内外中青年学界精英,培养造就高水平学科带头人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新世纪之初,教育部启动了大学科技园建设。2000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提出将科技产业化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召开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工作会议,部署了国家大学科技园的试点工作。2001年5月,《国家大学科技园“十五”发展规划纲要(草案)》颁布实施;2003年,教育部、科技部在武汉召开大学科技园工作会议,2004年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加速高校兴办大学科技园、培养创新人才的进程。2006年开始根据省部合作协议在广东开展产学研合作实践,助推了广东产业的升级换代,开创了校地、校企合作新模式。
2006年是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到“积极支持大学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研究等领域的原始创新。鼓励、推动大学与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全面合作,加大为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服务的力度。”3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校科技工作会议,提出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重大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注重挖掘行业特色高校的潜力,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和重大项目集成、培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全面推进高校创新体系的建设,增强高校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能力,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
2012年5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召开工作会议,正式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深化高校的机制体制改革,转变高校创新方式。
这一阶段,高校科技创新进入快车道,规模大幅扩张,投入产出高速增长。高校科技经费总数从1995年的47.74亿元增涨到2010年的940.28亿元,横向经费占比长期保持在30%以上;高校基础研究持续发力,占高校R&D经费比例不断提高。高校与企业、研究机构、地方、海外机构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成为重要趋势,以华中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东莞研究院为代表的一大批“产、学、研”合作研究院,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学科建设、科技创新作出了贡献。
高校科技创新的高质量转型阶段(2012-)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其后,频繁出炉的相关政策文件和法律制度涵盖科技计划、资金管理、人才队伍等多个方面。顶层设计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相继出台,《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落地,这些改革节奏快、层次高、力度大,形成了新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计划布局。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必须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这要求高校要成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在科技创新浪潮中,关注国家急需,瞄准世界前沿,做好战略布局,建设完善科研创新体系,引领国家科学技术发展。
这一阶段,高校逐渐从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转变,教育、科技、经济三者结合更加紧密。高校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基础研究、60%以上的重大科研任务,建有60%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每年获得60%以上的国家科技三大奖,高校发表科技论文数量和获得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均占全国80%以上。创新能力实现跃升。高校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一五”实现零的突破,“十二五”牵头项目占1/3,“十三五”优先启动项目占半壁江山。基础研究原始创新重大突破,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发现聚集诱导发光现象,研制出碳纳米晶体管。2017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有八项由高校牵头完成,连续两年获得国际高性能计算应用领域最高奖项“戈登贝尔”奖。服务需求贡献巨大,高校科技成果为高铁、核电、光伏、数控、高压输电、4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我国高校SCI论文总数达到全球的八分之一,CNS论文数量和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翻了一番,进入四大世界大学排行榜前500名的内地高校达到98所,是2012年的3倍。
高校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原始创新的主战场,要努力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上下功夫,在更多重大创新领域实现由跟跑转为并跑,争取领跑。
为担负起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转段、升级、换打法。一是科研两手抓,一方面保优势、强特色,鼓励自由探索,积极争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项目;一方面补短板、强弱项,加强引导开展有组织科研、有重点布局,实现“从0到1”重大原创突破,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力体系。二是创新文化建设两手抓,一方面守底线、划红线,保持遏制学术腐败的高压态势,明确科研经费性质与使用底线要求,引导科研人员更多关注科研本身,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一方面转风气、造环境,破除“五唯”,克服评价弊端,完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为高校科研工作者静下心来、潜心科研创造条件,构建扎扎实实做学问的良好学术生态,促进原创引领。
以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高等学校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为契机,构建新时代“三纵一横一面”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第一“纵”是基础研究,顶端就是国家研究中心和前沿科学中心,布局少而精,重点支持,强调多学科交叉,瞄准诺贝尔奖,实现原始创新重大突破;学科层面是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突出全面稳定、高质量发展。第二“纵”是针对应用领域,顶端是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促进跨学科、跨单位、跨领域融合创新,加强高校、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间协同,完善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学科层面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中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搭建产业与科研之间的“桥梁”,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第三“纵”是成果转化,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和双创示范园,促进高校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项目落地。“一横”是集成攻关大平台,与龙头企业加强合作,构建从原始创新到产业化全创新链布局,长远支撑重要关键行业发展。“一面”是深化高校科技体制改革,开展“放管服”改革试点、优化科技评价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减轻科研人员负担,解放生产力。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为教育和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高等教育、高校科技创新指明了目标和方向。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摸清家底,结合学校未来发展方向,加强组织凝练,加大创新基地平台布局力度,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动高校成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力量。

 


(编辑: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