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颖一曾在其著作《大学的改革》中说:“中国教育的今天,就是中国经济的明天。”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今天的受教育者数量大幅降低,未来经济就会陷入有质量的劳动力缺乏的困境;今天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刻板和守旧的,未来经济就会缺乏有活力和创新思维的拔尖人才。教育总是要面向未来布局当下的,但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言未来,所以教育的任务是尽量让学生为未知的未来做好能力上的准备。
并不是只有伟大的发明才是创新,也并不是只有伟大的科学家才有能力创新。创新包括了一切原初的发明和创造性运用,从思想到技术,从构想到行为,创新贯穿于新事物的萌发、迭代、接纳等各方面。从教育的目标来看,朱永新曾经提到,创新教育包括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源自探索,而探索源自不解和好奇。很多学者都谈到了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创新教育在学校中也不应该是一门综合课,而是渗透到各个学科和课程中的理念以及理念的实践。很多知识在被提炼的时候,都经过了抽象,抽象的知识在传递过程中其实损失了很多可以被质疑、探究的点。所以创新教育实践的一个表现就是给予学生“做中学”的机会,在行动中、体验中探索和创新,而不是墨守成规。
回顾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许多重大的社会进步都来自于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从高度依赖经验传承和技术改良的农耕社会,到依靠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的工业社会;在工业社会,从以生产商品为主、加工自然资源的工业社会到以服务为基础、依赖信息技术的后工业时代,每一步演进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在中国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创新也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将是一个创新驱动的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发布的《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表明,2017年中国创新指数比2016年增长6.8%,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创新指数包括了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而人才学历结构和劳动力素质就是创新环境的重要指标。
我国一向重视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获得有两个重要途径:引进和培养。
创新人才的培养不同于引进,可以通过一定的标准一次性筛选,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长效的过程。创新教育不是一种新的教育类型,也不是一个专业方向,而是渗透到所有学段、所有类型教育中的理念和行动。
当前无论是学校还是社会机构,有很多教育形式、教育产品、教育服务的创新,其宗旨都是服务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内部存在很多形式和尝试,它在外部也与其他教育形式和方面相互关联,这里仅从学校教育、国际教育和实践教育三个角度探讨。
学校教育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是多重的,不仅通过组织师资和教学资源,通过课程学习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还通过特别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学校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空间和氛围,通过设计容错机制减少学生探索和试错的心理成本,通过鼓励探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养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教育是一个场,包含了辅助学生创新的教师,欣赏和协同创新的同伴,创新实验的设备和环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风。学校更应该是创新教育与社会创新发展的一个连接点,学校为更多可以运用于社会发展的创新成果提供了土壤,学校还为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真实需求提供了窗口。
创新教育需要国际视野,任何封闭的环境都很难实现创新,也难以造就创新性人才。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更是如此。创新首先需要接纳新鲜的事物、思想,需要学习、借鉴。我们的很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其他文明甚至其他物种给我们的启发。所以国际化在创新教育之中不是目的,也不是方向,而是工具。国际化能够为创新教育提供一个多元理解的环境,一个接触不同文明、科技的路径。很多社会的发展都有相似性,这是不同文明、国家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的基础。
创新教育需要强调实践导向。创新最强调的特征之一就是回到真实的复杂情境之下。教育都应该鼓励学生回到真实世界的问题中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近国外中学生的历史考题,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果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经济、政治、社会三方面分析”。现实的情景往往更加复杂,基于运用的学习,重视的不只是知识本身而是知识背后的逻辑。笔者认为,只有在真实情境下的尝试才能检验已有知识在遇到新问题时的不足,以及可能进行的创新。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