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产教融合政策的演进脉络
近年来,为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特别是推动高校转型发展,国家一直在探索深化产教融合工作。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强调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要“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同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强调深化产教融合,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着力提高高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率。这就将产教融合工作从职业教育延伸至全部本科教育。2016年,党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编报“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并将出台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明确列入了2017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这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组合拳”,为构建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跨界合作、协同育人提供了政策保障,更是为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项目稳步推进
按照“创新探索、示范引领”的思想,2016年3月至5月,各省(市、自治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文件精神组织高校申报,在省级评审的基础上向国家推荐。2016年7月,三部委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对各省推荐项目从与国家战略的契合度、对区域发展的支撑性、与区域产业链的对接度、学科专业平台的集成度、相关基础条件和经验的完备性,以及在区域和同类高校转型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等维度进行了评审,最后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建设项目入选。
入选的100所高校,从高校类型层次结构来看,有老牌本科高校27所,新建本科高校73所,说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工作已向纵深发展,国家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政策已发挥了巨大作用。从学科门类来看,入选学校中工科类院校47所,综合性院校28所,师范类院校13所,财经管理类院校6所,农业医药类院校4所,艺术类院校2所。从高校隶属关系和与前期转型发展的进展关系来看,有省属重点或省部共建高校17所,国家卓越计划试点院校21所,省级转型试点高校或应用型大学建设试点高校51所。
2017年国家发改委选择项目论证充分、可行性强的首批31个项目下拨了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共安排中央投资12.28亿元。2018年该项目的中央资金已经下拨到省级发改委。
创新工作思路,以四种新思维深化项目建设
该项目是国家推动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创新探索,是国家级示范引领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创新思维、融合思维、协同思维和撬动思维,深化改革,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切实达到预期目标。
1.创新思维。产教融合是对传统教育和产业关系的系统改造,需要我们以创新思维,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对产教融合新模式的探索。例如,健全多元办学体制,鼓励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推进高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高校与行业、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密切联合的创新生态系统。如“引企入教”“引教入企”,校企共建“校中厂”或“厂中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共建“虚拟校园”;共建共管二级学院、共建专业、共建实验室和实践教育基地,共建研发中心、测试中心、专题企业工作室;联合再造人才培养流程,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可以联合建立政产学研合作发展董事会,共建“创新联盟、科教园区或科教集团、专题智库、产业研究院、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新型育人平台。
要以区域产业资源集聚优质教育资源,以优质教育资源引领产业资源,教育要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融合,建设国家新经济所急需的创新性、交叉性、综合性、实用性的专业和专业集群。围绕区域产业集群和产业带建设,配置教育资源,部署创新要素,完善资金链,推动创新政策、资源、要素向产教融合集聚,产生集群效应。高校、科教园区和骨干企业可以探索“三方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政校企合作机制;创新考核评价体系,聘任“研发型教授”或“产业教授”。
2.融合思维。由于项目建设涉及多元主体,需要整合不同合作主体的软硬件资源,通过跨界融合,构建新的育人平台与机制,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从高校的角度来看,有外部融合与内部融合两个维度。
首先是外部融合。高校需要主动融入地方、立足地方、根植地方、服务地方,将教育链与区域创新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对接;要学会借力、借势、借脑,整合政策制度等软资源和不同协同单位的基础设施、资金、设备、人才队伍等资源,构建融合发展平台,共建育人基地,共同改造人才培养流程、以求互惠共赢、融合发展。如学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人才流动机制,实现区域政校行企人才“双向流通”;可以联合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通过共同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开展应用性科研、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实现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全覆盖和全参与,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另外就是内部融合。包括理念融合、机制融合和资源融合,需要学校做好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整合学校的各种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减少不同部门、不同制度相互间不匹配、不支撑的现象。高校新专业大多是在传统专业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两者既有密切的学科联系,也有许多共享的教学、科研和人力资源,应把新专业的建设和传统专业改造提升统筹考虑,以达到整体融合发展的目的。
3.协同思维。产教融合是一个跨界系统工程,涉及多主体、多层次和多维度的要素,它不是政策措施、外部环境和内部治理的简单集合,而是各类相关要素在新的作用机制下的有序重组。按照产教融合的要求,现在的校企合作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不仅体现在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协同育人,更多的是以学校和企业在办学活动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形式,体现“双主体”和“双向融合”的特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从而“以点带面”,进一步将产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从而构建学校与政府企业行业社会协同发展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只有贯彻协同思维,实现同向发力,才能共筑政校行企社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实现教育与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统筹融合、良性互动。
4.撬动思维。前已述及产教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元主体、多种要素的对接与调整。从高校来说,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发展战略、核心竞争力等顶层设计入手,从内部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优化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重点领域着手,把项目作为撬动学校的转型发展和全校综合改革的杠杆,以项目建设作为学校改革中重点和难点的突破手段,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各项措施的落实。
进入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的院校应在总结前期探索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总体转型发展方案,细化具体建设项目设计或加快工程建设速度,以尽早发挥所建项目平台的综合集成、辐射和引领作用。国家、各省、市、自治区也应对这100所高校加强政策扶持,并加强项目管理,通过项目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撬动教育系统的全面深化改革,优化结构,提升教育质量。在我国向着“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产教融合工程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徐州工程学院原院长,江苏师范大学教授】
原载《中国高等教育》